可能,为什么偏偏要回到那片许多人眼中贫瘠落后的戈壁?”
她自问自答,眼神清澈而明亮:“因为,那里不仅有奶奶蒸的沙枣糕里那份独特的烟火气,更有孩子们拉着我的衣角,说‘拾穗儿姐姐,京科大学是什么样子?我们以后也想看看’时,那份沉甸甸的期待。更因为,在京科四年,‘明德精工’的校训,特别是‘立己达人’的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它让我真正明白,个人的成长固然重要,但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否用这成长的力量,去温暖、去照亮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身处困境却依然怀揣梦想的孩子们。”
“今天,我从京科毕业,但这绝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她擦去不知不觉滑落眼角的泪水,脸上绽放出充满憧憬的笑容,“我要回到戈壁,尽我所能,盖起明亮温暖的校舍,让那里的孩子们能踩着知识的阶梯,走出沙漠,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同时,我也想用我的行动告诉所有人,我们京科人的足迹,既可以留在前沿的实验室、繁华的写字楼,也同样可以、而且应该,深深烙印在需要我们的地方——在戈壁的风沙里,在边疆孩子们的书本间,在祖国最需要播撒希望的土地上!”
话音落下,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如同雷鸣般席卷全场的掌声!这掌声持久而热烈,充满了敬意与感动。
许多家长和老师眼中都闪烁着泪光,为这个年轻女孩的纯粹、坚韧和博大情怀所深深触动。
接下来的颁证环节,当拾穗儿走到台前,从张教授手中庄重地接过那本象征着她四年汗水与智慧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她向着恩师,向着母校,深深地、虔诚地鞠了一躬。
张教授慈爱地看着她,笑着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证书封面上那枚烫金的校徽,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拾穗儿,恭喜你,顺利毕业。这两本证书,是你四年努力的最好证明,也是京科大学给你的底气。记住,以后在戈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记得,你是京科学子,学校,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谢谢您,张教授!谢谢母校!”
拾穗儿双手紧紧捧着证书,眼泪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地砸在烫金的封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她哽咽得说不出更多话,只能用力地点头。
隆重的毕业典礼在激昂的校歌声中落下帷幕。
毕业生和家长们涌出礼堂,校园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象征着京科岁月的银杏道上、庄重的校训石前、气势恢宏的主楼广场上,到处是穿着学士服拍照留念的身影,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苏晓兴奋地拉着宿舍四个姐妹,在校训石前摆出各种造型合影。相机快门声不断,定格下四个女孩紧紧相拥、又哭又笑的动人瞬间,四年的同窗情谊,都浓缩在这一张张照片里。
这时,陈阳拿着两顶学士帽走了过来,他很自然地拉住拾穗儿的手,对其他人笑了笑:“借穗儿一会儿,我们去校门口合个影。”苏晓她们心照不宣地笑着起哄。
在京科大学那四个鎏金大字的校牌下,拾穗儿和陈阳并肩而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年轻的脸上跳跃。
陈阳小心翼翼地帮拾穗儿把有些歪斜的学士帽扶正,动作轻柔。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一阵夏风吹过,两人宽大的学士服衣角被风吹得紧紧贴在一起,缠绕着,仿佛一双悄悄牵住的手,定格成青春最美好的画面。
“抛帽子啦!”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声,这几乎是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