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聚光灯有些刺眼,她能看到台下模糊的人海,但她清晰地看到了前排陈阳鼓励的笑脸,看到了室友们竖起的拇指,看到了学院老师们赞许的目光。
她将证书和奖杯小心地放在演讲台上,双手轻轻扶住话筒架,再次深吸一口气,开口时,声音还带着一丝哭过后的微哑,但却异常清晰、坚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拾穗儿。站在这里,手里拿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感谢学院各位老师四年来的悉心教导,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
她的目光转向身旁的张建军教授,眼神充满了真挚的感激:“在这里,我特别想感谢我的导师,张建军教授。张教授,谢谢您!”
她朝着张教授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直起身后,她继续说道,声音更加柔和却充满力量:“不管是日常的学习、艰难的实习,还是这次难忘的内蒙古草原研学,您一直都像长辈一样支持我、帮助我、鼓励我。在我实验遇到瓶颈想要放弃的时候,是您告诉我‘难的事情,做成了才更有意义’;在我思乡情切的时候,是您跟我聊戈壁的植被,让我知道我的根在哪里;在我们萌生回戈壁的想法时,是您第一时间站出来,帮我们联系资源,为我们争取一切可能的支持。您不仅教会我专业知识,更用言传身教告诉我,什么是生态学人的责任和担当。您是我大学四年里,最尊敬的导师,也是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给拾穗儿的真诚,也是给张教授的无私奉献。
张教授站在一旁,看着台上那个真诚感恩的女孩,眼眶也湿润了。他欣慰地笑着,不住地点头。
拾穗儿的目光扫过台下,继续说着,声音里带上了草原的风和戈壁的阳光:“我来自戈壁,那里有辽阔的天空,有漫天的风沙,也有我童年里关于绿色最真切的渴望。四年前,我带着让家乡变绿的梦想来到京科大学。这四年,我在这里学到了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知识和能力。我深知,这份‘优秀毕业生’的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学习的总结,更是对我未来返回戈壁、建设家乡的嘱托和激励。”
她的话语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扉。
台下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都被这个戈壁姑娘的真诚和梦想所打动。
“有人问过我,京科大学毕业,为什么还要回戈壁吃苦?”
拾穗儿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想说,戈壁是我的根。我喝那里的水长大,踩那里的沙子学会走路。京科大学给了我翅膀,但我梦想起飞和降落的地方,永远都是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要回去,用我学到的知识,和我的搭档陈阳一起,种下‘戈壁1号’草种,栽下沙枣树,建起新学校,让风里有青草的香味,让孩子们眼里有光,让家乡的人看到未来的希望!”
她的声音哽咽了,但眼神却亮得惊人:“我知道前面的路很难,治沙、建学校,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不怕!因为我有京科大学作为后盾,有张教授这样的导师指引,有国家给我力量……”
她的目光落在台下的陈阳身上,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声音却更加坚定,“有愿意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我们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把梦想变成现实!”
“最后,再次感谢母校,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我会带着这份荣誉和大家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