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留下痕迹。
直到某一刻,她在一颗陌生卫星的观测塔外,感受到一道注视。
那是一名年轻的观测者,身穿轻型动力甲,肩部绘有三重嵌套的徽记:外圈是旋转的磁场纹路,中层为交错的星痕轨迹,内核则是一枚闭合的符环。
三种文明的象征被简化成几何线条,融为一体,没有任何文字标注,却清晰传达出一种共识——我们不同,但我们共存。
他抬头望向虚空,目光穿透了维度屏障,直直落在艾琳的理念体上。
然后,他抬起右手,轻轻挥手。
艾琳僵住。
理念体不该被看见。
观察者不应被察觉。
这是断线之后最基本的法则:守护者退场,舞台留给后来者。
可他看到了她。
并且主动致意。
一瞬间,无数念头闪过——是系统漏洞?是残留联结?还是某种新的演化路径突破了旧规则的限制?
她正欲后撤,却现对方眼神毫无侵略性,只有一种近乎天真的敬意。
就像孩子看见星空,本能地伸出手。
她停下。
缓缓抬起手,回了一礼。
观测者笑了。
笑容很短,却明亮得足以照亮整座塔楼。
他转身走进控制室,留下一句话飘散在空气中:
“他们说你们不会再回来。”
艾琳没有回答。
她的意识开始弥散,不再聚焦于任何一点。
她化作无数细微的感知节点,散布在星海之间,不干预,不引导,只是存在着。
就像风穿过峡谷,像光掠过冰原。
不知过了多久,某颗偏远星球的学院内,一名学生在论文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
“真正的平衡,不是统一律法,不是强制和平,而是允许差异存在,并相信它们终将找到交汇的方式。”
讲台下,教授沉默良久,最终在评分栏写下两个字:
合格。
而在遥远的宇宙背景中,一个漂浮的理念体微微震颤,仿佛听见了这句话。
它没有回应。
只是让自身的频率,更轻地融入这片无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