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然而,尽管她努力集中注意力,耳边却总是萦绕着一些细碎的声响。
楼下传来爷爷吸水烟筒的声音,那“咕噜咕噜”
的声音时断时续,仿佛是一古老的歌谣。
远处马路上的车鸣声不时传来,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还有风穿过窗棂时带起的窗帘轻响,那声音轻柔而细微,却在李皎棠的耳边回荡。
她写了两道题,却现自己的思绪越来越难以集中。
于是,她放下笔,起身走到阳台,准备倒杯水清醒一下。
当她走到阳台时,不经意间瞥见斜车路边有一群人围着那个卖洋芋的车。
人们在车旁挑选着洋芋,摊主则热情地向他们介绍着自己的货品。
日头逐渐西斜,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李皎棠坐在书桌前,专注地写着字,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身上,让她感到有些闷热。
她停下手中的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
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楼下传来。
李皎棠心中一动,连忙跑到阳台上,趴在栏杆上向下张望。
果然,她看到了弟弟李皎承正背着一个竹篓,脚步轻快地朝家走来。
竹篓口露出几簇白嫩嫩的菌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诱人。
还没等李皎承走到楼下,他就兴奋地喊了起来:“爸!
妈!
我捡着鸡枞了!
还有好几朵青头菌呢!”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听到儿子的喊声,李爸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快步走到院子里,接过李皎承背上的竹篓,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装着不少菌子,有鸡枞、青头菌,还有一些其他的品种。
“不错啊小子,第一次上山就有这么好的收获。”
李爸夸赞道,眼中满是欣慰。
李妈也闻声从堂屋里跑了出来,她迫不及待地凑到竹篓前,翻看着里面的菌子,脸上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今晚咱全家可以喝菌子汤啦,再炒个青头菌,让你姐也补补脑子。”
李妈开心地说,她的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仿佛这些菌子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李皎棠靠在窗户边上,看着楼下一家人热闹的模样,手里还捏着刚做完的数学卷子。
晚风带着巷子里饭菜的香气飘上来,她忽然觉得,这样平凡又踏实的日子,比大理的风花雪月更让人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