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关键这是一部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而在那个年代,暴力都是司空见惯的。
而吴大导演却试图通过传递反战思想来升华他的电影。
可是电影里的战争场面他又没处理好,甚至不如他之前的《赤壁》,被媒体批评“缺乏感染力”
。
军事迷更是揪出电影里的多处硬伤——26坦克从未出现在华夏战场,黄达岸黄手套雪白不符合战场环境等。
观众们的反馈就更直接了,直接表示十分失望,这就导致了这部电影的口碑迅崩塌。
大家普遍反映影片节奏拖沓,上集结束仍未见主线推进。
《星际穿越》虽然也被一部分观众吐槽中断冗长,可是大多数看明白的人却是认为恰到好处,所以并没有出现《太平轮》这样的问题。
观影的观众们纷纷跑到微博和猫眼上吐槽:“有钱任性,看了半集船都没见着,上了吴白鸽的大当了,再也不会看下集了。”
如果是很少的一部分观众这么说影响还不会太大,片方还可以说是观众们没看懂导演的用意,可几乎所有看了电影的观众都这么说,那问题可就大了。
所以别说刚刚上映的上部,《太平轮(下)》都注定失败。
而且吴雨森还在《太平轮》运用了3d技术,可是由于资金的问题,3d技术也不是真正的3d技术,只是伪3d,这严重削弱感情戏聚焦。
而且战争与爱情场景均未因3d技术而提升观众的观感,还被讽刺是为了提高票价圈钱的手段。
从小马的财务状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可太高了。
小马与乐视这次的行也存在失误,档期选错了,在商业运作上更是失误连连。
《太平轮(上)》的日排片率只有3461,而且更让人震惊的是场均只有16人观影,这真的是难得一见啊。
随便拍一部小成本恐怖片都不至于场均只有16人观影。
由于吴雨森的身体情况,《太平轮》还缺乏路演宣传,在网络票务推广上,或许是他们自己都不看好这部电影,也或许是认为已经投入巨额资金,再加大投入,亏损更多,所以相关的宣传资源与4亿多的制作成本不匹配。
总之不管真实原因是什么,反正行上肯定是出了问题。
不过这样也好,也算是给《海边的曼切斯特》再让出几天的时间拿票房,怎么也能多拿个7、8000万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穷谁也不能穷自己,只能是苦一苦小马、乐视、华艺和中影这四家了。
当然,《太平轮》口碑与票房双双遭遇滑铁卢,也不能说这部电影一无是处。
尽管整体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不过部分媒体和影迷仍认可章紫怡的表演,认为其饰演的底层女性“于真”
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段落被赞“全片最具冲击力”
,展现人性尊严。
另外,场景复原(1:1太平轮模型)、服饰道具的考究,以及配乐也收获了一定的肯定,只是大家还不知道,这是吴雨森一次次支得来的。
也有观众认为影片跳脱传统战争片得格局,通过个体命运折射和平珍贵。
《太平轮》的滑铁卢,其实就是一场“精致的失败”
。
其溃败的本质是吴雨森的创作野心与当前市场现实的一种割裂。
文本的缺陷,让多线叙事未能凝聚成史诗格局,在阶层矛盾的刻画上浅尝辄止,反不如湾省那部《赛德克·巴莱》血性真实。
上下两部的叙事,也真的是让观众们厌烦了。
吴雨森还以为能像《赤壁》那样侥幸。
如果真的要分上下集,那还不如彻底的写成两部电影,每部的剧情让其有一定关联的同时,也能有更强的独立性。
像现在这样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却连一句有意义的话都没有说,这不是白瞎了那4个多亿了嘛。
电影其实就是用现代光影技术讲故事,故事的立足点必须稳中人心。
在《太平轮》这部被腰斩为上、下集的电影里,吴雨森就是想要用三对患难男女之间的情事,用乱世情来表达乱世人的命运。
但是,他仅仅把一段宏伟的历史长卷归结为3个不同阶层的爱情故事,情怀未免缩得太小。
冲着历史感来,冲着沉船走进电影院,观众们的落差感也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