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大钱的,并不是影视主业,而是各种资本运作。
杨简穿过来前,看过一篇文章,是专门写华艺兴衰的。
其中就特别提到了掌趣科技。
这家手游公司登陆创业板以后,给华艺和大小王带来了惊人的回报。
从那之后,掌趣科技就成了华艺的提款机,靠着减持掌趣科技的股份,华艺在前世2013年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300的增长。
可以这么说,华艺在电影票房上赚的钱不及投资掌趣科技的十分之一。
华艺通过先后20多次减持掌趣科技,累计套现25亿左右的现金。
也就是说,1485亿的投资,获得了将近17倍的回报,赚翻了,赚到足以让大小王疯狂迷恋资本投资的程度。
就算是杨简来了,都得眼馋一下。
25亿啊!
杨简单纯凭借他在娱乐圈赚钱的度都要花两年才行。
尝到了资本投资获得暴利的甜头,前世大小王又在2013年7月宣布以672亿元的资金,收购手游公司粤州银汉科技的多数股权。
收购完成后,华艺持有银汉科技过50的股权。
这笔收购看似花了672亿,但实际上华艺只拿出了224亿元现金,其他资金都是向投资人定向增募集配套资金。
此时大小王的资本运作技巧已算得上是炉火纯青。
受并购和上半年兑现部分掌趣科技投资收益的影响,华艺兄弟股价在四天内暴涨45,而2013年前7个月内涨幅更是接近200。
市场给予华艺兄弟的动态pe也从20倍快上升到40倍,可谓是小母牛追公牛——牛逼极了!
!
动态pe是什么?也就是动态市盈率,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下一年度的预测利润的市盈率。
等于股票现价和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测值的比值,比如下一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股票现价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值,后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现价除以后年每股收益。
可见资本市场对于华艺有多么的看好。
华艺兄弟在大小王的带领下正走向鼎盛时期,手握巨资,本身那几年又是大牛股,受到资本市场各方的追捧,这在那个时候是风头无两。
大小王哥俩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自我膨胀了,以为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当中。
于是开始不断购并去刺激华艺兄弟的股价,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犯下一系列的错误。
其实华艺在当时已经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只是在各种资本运作下,表面上还看不出来。
2013年9月,华艺宣布以252亿元收购张国利执掌的浙省常升公司70的股份,这在前世的时候就引起了舆论方面的一片哗然。
这家公司是那一年5月份才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净资产也仅比注册资金多出几千块而已,盈利状况不明。
实际上哪有什么盈利,只是没有对外公布。
反正也不是上市公司,他们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杨简当时在横店厮混的时候,在网吧看过这个新闻,王重骏当时还表示:“这就好比我娶个媳妇,别人觉得不好看,我就觉得很好看。”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杨简一个小群头都清楚。
当时bj的一家财经媒体撰文提到,这不是两个股东之间的交易,而是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动用的是全体股东的钱,不能随心所欲。
大小王当时打的如意算盘是,左手给张国利252亿资金,右手就让张国利用152亿的资金接盘大小王他们哥俩持有的股票并锁定三年。
当时就有相关人士质疑此举是曲线减持。
最后大小王在舆论压力下修改方案,让张国利直接从二级市场买进华艺的股票。
而张国利持有的这些股票在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账面浮盈翻倍,但由于锁定三年,属于纸上富贵。
2015年上半年华夏股市是什么情况呢?那个时候在一群韭菜中间流传一个观点,就是闭着眼睛买都能赚钱,许多人就是看那种情况纷纷开始炒股。
而从年中开始,华夏股市一路下跌,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熊市。
张国利买进的股票锁定期是三年,等到解禁的时候时股价已经较张国利买进的时候来了个大跳水,直接腰斩还不止。
不过张国利也不亏,反正他那破公司也没花多少钱,就算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