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身影模糊,很快便悄无声息地退入了更拥挤的人潮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周文博第一投失利,脸色涨得通红,握着第二支箭的手都有些抖,周围的哄笑声更是让他无地自容,求助似的看向秦月娥。
秦月娥正想给他打气,却听到身旁传来林安平和的声音:“周少爷,不必紧张。
投壶之要,不在用力,在于心静手稳。”
周文博下意识地看向林安。
林安并未上前,只是隔着几步距离,目光温和地看着他,继续缓声道:“肩放松,勿绷太紧。
目光凝于壶口,而非箭簇。
手腕放平,送出时力道轻柔些,取其‘送’意,而非‘掷’力。
不妨一试。”
他的指点清晰简洁,语气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周文博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按照林安说的,深吸一口气,努力放松肩膀,不再死死盯着箭尖,而是望向不远处的壶口,回想了一下“送”
的感觉,然后手腕轻轻一抖,将箭送出。
只见那支箭划出一道比之前平缓许多的弧线,“嗒”
的一声轻响,竟然真的稳稳地落入了壶中!
“哇!
投中了!”
周文博自己都不敢相信,愣了一下,随即欣喜若狂地跳了起来。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叫好声和掌声,比刚才的哄笑真诚多了。
秦月娥也松了口气,笑着拍手:“好样的文博!”
钟灵溪眼中也露出惊喜之色,微笑道:“周公子真厉害。”
周文博激动得脸放红光,下意识地就先看向林安,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多谢林先生指点!”
林安微微一笑,颔道:“是周少爷自己悟性好。”
有了这次成功,周文博信心大增,虽然后面几箭有中有失,但总算不再是“光头”
,最终从主办乡绅那里得了一支寓意“吉祥”
的彩纸绒花作为奖励。
他宝贝似的捧着那朵绒花,眼睛亮晶晶地看向钟灵溪,想送又有点不好意思。
秦月娥见状,立刻笑着推波助澜:“哎呀,这绒花真好看!
文博,还不快送给灵溪妹妹?这可是你靠自己本事赢来的彩头呢!”
周文博这才鼓起勇气,红着脸将绒花递过去:“钟、钟姑娘,这个…送给你,乞巧节快乐!”
钟灵溪看着那朵虽不贵重却满载心意的绒花,又看了看周文博那副紧张又期待的模样,微微一笑,落落大方地接了过来:“多谢周公子,我很喜欢。”
说着,便轻轻将绒花簪在了间。
水绿色的衣裙配上红色的绒花,竟也十分娇俏。
周文博看得呆了呆,随即傻笑起来,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场小风波化为皆大欢喜,四人之间的气氛更加融洽,说笑着离开投壶的场地,准备继续逛向别处。
然而,就在转身融入人群的刹那,林安脸上温和的笑意微微一顿。
他方才全神贯注指点周文博时,那种久经训练的常感知让他捕捉到了一丝异样——并非来自喧闹的人群,而是一道格外不同的目光。
那目光似乎在他指点周文博时,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种审慎的、评估的意味,绝非寻常看客的好奇。
他状似无意地放缓脚步,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视四周。
灯火阑珊,人流如织,无数张面孔在光影明灭中闪过,皆是沉浸在节日喜悦中的寻常百姓。
那丝异常的感觉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再无踪迹,仿佛只是他的错觉。
是错觉么?还是……他心下微凛,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快走几步,轻松地跟上秦月娥、钟灵溪和周文博三人,仿佛什么都没生。
只是那份闲适的心情下,悄然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警惕。
这清水镇的乞巧节,看来也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全然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