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这麽耗着,曾令荃的兵马应该都埋伏在大殿屋顶上,或者马王庙四墙周围,根本不可能把躲在大树后的李武射中。
根据他和曾令荃的设想,应该是李武进到庙前开阔地带,曾令荃在殿上的伏兵先行射箭,然后众人一拥而上予以缉拿。
这样耗下去,万一李武潜逃了,就不知何时才能抓到他。
于是陆楣高叫「你我都是武人,不逞口舌之快,不如都现身手底下见功夫。
」
「那你便出得大殿,我们决战。
」
「你丢下手中弓箭,我便出来。
」
「你有袖弩,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偷袭!
」
真是死局,陆楣暗暗懊恼,于是一横心道:「李武我敬你是条汉子,我先出来,你若敢偷袭就不是男人。
」
「我李家人顶天立地,不像你竟行阴私!
」
陆楣一怒之下,推开大门,亮堂堂得站在月光下,大声说:「我亦曾是军中骁战之人!
」
一看陆楣站了出来,李武便缓缓从树后现身,一身黑衣,树影仍然罩在李武身上,但是他手中仍拿着弓箭已经隐约可见。
李武冷笑道,「我怎不知你也曾在军中效力?」
「隆裕三十四年,我亦战过北狄!
」
「那你便先父帐下效力,缘何如此对待我李氏?」
「李威引兵宣府,北狄北逃时,屠了我家全村!
难道不是你们之过?」
李武这时候想起来那场仗了,而此时他已经站在了月光下,突然大殿屋顶之上有五人突起,五箭齐,直奔李武。
李武因着月光已经看到了五人,团身横滚。
箭之时,陆楣动了,他大步飞奔,从殿中出来,边跑边拔刀。
亦是同时,大殿外西侧矮墙下,也有一人动了,曾令荃也拔刀向着李武而来。
还是同时,又有箭矢声,自马王庙后空地上,十人小队,齐齐射箭上屋檐。
待李武团身躲过箭头,正要站起拔刀时,陆楣和曾令荃已经到了二十步距离,两人一左一右。
李武在团身时已经丢掉了弓箭,此时身上只有佩刀。
当李武拔刀时,他们都听到了大殿屋顶上人摔下来的叫声,和刀出鞘的声音。
陆楣依然一往无前,曾令荃却回了一头,看到自己的最后一个士兵从屋顶上翻落砸在马王庙前,箭头穿过胸的样子,曾令荃大声叫道:「你有帮手!
」
只因曾令荃的回头,陆楣的身形突在了前面,李武刀挡住了陆楣的刀,李武力将陆楣甩在一边,陆楣被李武的大力甩向了右边,李武挺身迎向了曾令荃的刀,挡住了曾令荃的劈势。
李武并不回答曾令荃,只有一脸冷笑,仿佛在说只能你们放火,不许我也点灯?曾令荃已经顾不上身后自己的兵马与别人兵马的捉对厮杀了。
于是反身横刀,又向李武砍来。
李武却收身后转,冲着陆楣而去。
曾令荃的刀被一个蒙着面的人挡住了,「你是何人?怎可助逆?」曾令荃问。
那人并不回答,只和曾令荃捉对厮杀。
这边李武摆脱了曾令荃,连着三劈,都重重砸上陆楣,陆楣双手举刀,硬扛。
刀刃相交,竟砸出火花来。
陆楣连着后退避开锋芒,在最后一步站稳后,顺势一蹲,右腿支地,左腿横扫。
李武见他下蹲便知道他要攻下盘,所以欺进一步踏地飞身,躲过下盘的扫堂腿后,落地马步横刀,正向陆楣的脖颈而来。
陆楣拿刀挡住,以刀为支点,旋转力越起至空中,转守为攻,换李武格挡。
两人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
双方兵马数相当,将数相当,有着好一番缠斗。
但毕竟陆楣和曾令荃上来便损失了五名在屋顶上的射箭手,士兵那边李武方渐渐有了点上风,这样便快半个时辰过去了。
曾令荃看得明白,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年纪小,亦是高手。
李武比陆楣年轻,一套刀法甚为娴熟,若继续下去,体力消耗完毕,兵力消耗完毕,那还是输局。
所以趁中间将蒙面人推开的时候,曾令荃叫了一声:「世叔!
」
陆楣知道这是曾令荃提示自己撤退,但是他不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