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户部筹措。
户部尚书范济弘便开始了哭穷,直言去岁十一月已经为黄河修堤更多筹措了银两,现在户部实没有闲钱了。
绍绪帝突然想到了去年太仆寺卿王存的摺子,便下旨清查太仆寺还有存银多少,内阁领旨。
然后又商议了新春劝农诸事,总体来说这个朝会开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等散朝时,李威跨门槛,有点摇摇不稳,走在其身边的秦业扶了他一把,然后重重的捏了一下李威的手。
李威淡然笑应:「多谢!
还是得靠良国公了!
」
刚下丹墀,朱庸急急忙忙从后赶来,说皇帝请李威去御书房叙话。
李威只能又返回了回去,向周围同僚作揖致谢。
到了御书房,李威正要下跪,朱庸得到皇帝的旨意,连忙拦住,请李威坐在椅子上叙话。
李威半身靠着椅子,十分恭敬。
「克远。
」绍绪帝唤了他一声,目光定定看着他。
李威不看皇帝,拱手称是。
「克远可还记得少时吗?朕是一个不得瞩目的皇子,你却是英国公家最活泼的孩子。
虽朕长你六岁,虽朕才是皇子,但是你比朕在这个宫里熟稔得多。
朕都不敢接近父皇,你却敢拔父皇的胡子。
少时,朕可真羡慕你呀。
」
「陛下,微臣幼时顽劣,全赖先帝包容,怎堪陛下羡慕。
」
「少时,你从英国公府带来老太太亲手所做点心,与朕分食,朕始终记得。
」
绍绪帝语气低沉,仿佛无限伤感。
≈nbsp;李威方才抬眼看他。
「陛下,微臣亦常常念起陛下开府后,召臣骑射,春分扬鞭,秋日围猎,何等快意?」
绍绪帝看着李威的眼睛说:「骑射朕不如你,当时你才是锦袍跨马,威风凛凛。
」
说完,他那刻寡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笑。
「少不知事,以醉酒鞭名马为傲,实是不堪。
」
「克远,你自幼父母双全,你不懂一颗幼时丧母,谨小慎微的心。
」
「可陛下如今君临天下,保有四海。
幼时之事,可以释怀。
微臣对陛下,便如先父对先帝。
陛下何苦自困?」李威皱眉问。
绍绪帝看着李威的拐杖,说:「你不应困于跛足,为何你不恨他们?」
「微臣不为私而残,实乃国家公义。
」
「今日时,为何不能为朕而公义?朕即国家,朕亦公义啊!
」
「臣今日亦是以身为陛下尽忠,放过他,陛下亦放过自己。
」
「你?!
」
「陛下,
磐石无转移,松柏耐岁寒。
矢志终不改,日月鉴忠肝。
愿陛下康健顺遂,愿我大庆国泰民安!
」
李威跪伏在地,说完,他起身走了。
绍绪帝看着他拄着拐,徐笃而离,皇帝掩面。
……
李威回府换成了常服,仔仔细细地把那一身国公爷的官服,挂在了书房里面。
用过一点点心后,已经陆续有宾客上门,他便开始迎客去前院迎客。
今日来的客人尤其的多,相熟的,不相熟的,都有上门贺寿。
杨老太太端坐高堂,脸上满是笑容。
有些客人明日要参加籍田礼来了,奉上了礼物,拜过寿就走了。
李威都奉上一份回礼。
有些客人来了,便在英国公府留下,一起图个热闹。
几次李云苏跑来他身边,都被他笑着说,「安排好了。
苏苏快陪祖母,陪你母亲去。
」然后就被赶回后院。
酉时初刻,杨老太太的寿宴便开始了。
整个寿宴无论内外席,都是叫的福满楼的席面。
菜肴精致,寓意福寿。
尤其是糟鲥鱼,香味扑鼻引得宾客大呼过瘾。
而用蜜渍冬瓜雕刻寿桃,内里盛着鱼翅羹,更让宾客感受到了国公府的底蕴。
不少宾客在那里算,这一桌席面要花多少银子。
李威给杨老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