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墨者,一眼就看出了这图纸上犁具的巨大优势!
荆烈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拂过图纸上那曲辕的线条,如同抚摸一件绝世珍宝,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
“大人,此犁……此犁若成,当为我大夏农事利器!
省力、深耕、碎土……妙!
妙啊!
太妙了!”
莫土更是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大人!
这……这犁若推广开,一夫之力可抵过去两夫!
深耕之下,禾苗扎根更深,更耐旱,产量必然大增啊!”
“没错!”
周平安用力一拍图纸,出清脆的响声,意气风,“所以,荆烈!
立刻!
马上!
给我单备出一座最好的炼铁炉!
挑手艺最精湛的师傅!”
“就用我们新炼出来的韧性最好的‘清河铁’!
给我全力打造这‘破土犁’!”
他目光灼灼,扫过众人,带着一种舍我其谁的决断:“第一批,先打造一百架!
成本价!
不,在成本价基础上,县衙再补贴一成!
优先供应给县里有名望、有田产的乡绅地主!
让他们先用起来,做出榜样!”
“好东西不怕不识货,等他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抢着要!
等产量上来了,再逐步推广到各个农户!”
“我要让这‘破土犁’,在今年春耕结束前,在清河县遍地开花!”
“大人英明!”
荆烈和莫土等人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干劲。
荆烈更是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开炉:
“大人放心!
这犁结构精巧却并不复杂,有图纸在此,三日之内,第一架样品必成!
十日之内,百架齐备!”
“好!
要的就是这股劲头!”
周平安大笑,又展开了筒车的图纸,“别急,还有这个!”
巨大的轮状筒车图样再次吸引了众人目光。
周平安指着图纸,语依旧飞快,却条理清晰:“这叫‘清河轮’!
也叫筒车!
靠水流自身的力量推动!
不用人,不用畜!
日夜不息,汲水灌溉!”
他手指点着轮缘的水斗:“水冲轮转,竹筒或木斗入水灌满,转到高处自然倾斜,将水倒入水槽,顺槽流入田间!
省却多少人力挑水之苦?尤其适合沿河两岸的梯田、坡地!”
他看向莫耕等负责农事的墨家子弟:“莫耕,你们最熟悉清河的水文地势。
立刻带人,勘察县内各主要支流!”
“选择水流湍急、岸高田低、灌溉不易的河段!
标记出来!
等这筒车造好,立刻选址安装!”
“同时,”
周平安目光炯炯,思路清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不是大水漫灌!
要挖沟引渠,覆土或铺石板减少渗漏!”
“旱田推广‘沟灌’、‘畦灌’!
水田也要精细管理,保持浅水层即可!
省下的水,能浇更多的地!”
“这筒车加上节水之法,我要让清河今年夏天的稻田,比往年多浇三成!
旱地也能及时得水,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
他环视着眼前这些被新图纸点燃了热情的墨家工匠和农事专家,一股豪情在胸中激荡。
他猛地一挥手,动作洒脱而充满力量:“就这么干!
曲辕犁,破土深耕,省人力,增地力!”
“筒车引水,借天工,解旱忧!
再加上惊蛰耙地的老智慧,精耕细作!
我清河之土,必成沃野!
我清河之民,必得丰年!”
“谨遵大人之命!”
荆烈、莫土、莫耕等人轰然应诺,声音在灼热的厂房内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钢铁般的决心。
墨离静静地站在周平安身侧,清冷的眸光扫过那两张承载着希望的图纸,又落在他因兴奋而微微泛红、自信飞扬的侧脸上。
那冰封般的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涟漪悄然荡开。
这少年,胸中有丘壑万千,手中有利器破土,心中更有沃野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