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提点一下,以尽本分。”
白衣男子挪瑜笑道:“你这提点一下,可谓惊天动地,未免也太过了一些。”
陆颜回得意道:“少年郎,这你就不懂了。谏言和文章一样,都讲究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得把事情扯大了去说,人家才听得进去,就像街头吵架,声音大的那个总是气势更足。”
白衣男子听完,不由莞尔一笑,御史台惹人讨厌不是没有道理。恰好这时,朝房已到,便作揖道:“今日受教,朝会在即,我先行离开了。”
陆颜回颇为羡慕道:“去吧,去吧。”
等白衣男子走后,路颜回抚须赞道:“真是一个好后生啊。”
一边说,一边自己独自走进朝房。
御史台虽有监督百官之权,但是官职极小,不得参与朝会,只能在朝房之上将奏章交由执笔太监,然后在朝房等候听召。
陆颜回走到门口,一位老太监便走了过来,笑道:“陆笔头,平日里见个尚书大人都唯诺,怎么今日和这般大人物同行,倒是不显紧张了。”
陆颜回显然和他是老相识,也不虚礼,疑惑道:“什么大人物?”
老太监继续道:“莫不是眼睛花了,脑袋也不好使了,身穿白衣,绣纹麒麟,不到而立之年能在这皇宫之中畅通无阻的,还不怕你御史台,你说还有谁。”
陆颜回听完,愣神呆立许久,随后长叹一声,不知道是感慨还是无奈,转身离去。
老太监在背后喊道:“怎么,不上谏书。”
陆颜回头也不回,“他知道不就是皇上知道了,这比什么谏书都好用。”
另一边,白衣男子独自前行,沿途宫女太监无论品阶,都弯身施礼。
大朝将始,正皇殿内文武百官已然聚齐,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殿内,寂静冰冷,针落可闻,却汇集了所有南楚天南地北之间,钟灵毓秀的人才。
白衣男子姿态从容,从文武百官两列之中的走过,一路前行,百官颌首,如臣君王。在队伍的尽头处,在最靠近龙椅的地方停下,能站立在这个位置,他的身份也呼之欲出。
南楚百官领袖,天下三绝之一,楚之丞相,儒圣白麟。
虽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白麟的风采,但百官心中还是生出,男人生当如是,生子当如楚白麟的想法。
西凉有国师裴衍,十八岁出山辅佐西凉王平定天下,南楚白麟却是更甚,十六岁便已经为当今还是普通皇子的楚帝出谋划策,助他一步一步夺得东宫之位,后又平定三王之乱,助楚帝登基为皇。
楚帝登基之后,自然是想将白麟立为丞相,只是碍于南楚三十未立,不得为相的成规搁置。只能将他接入皇宫之中,同食同饮,处理政务。虽无官职,却被朝野称为隐丞相。
白麟胸中韬略千万,又有兼有治世大才,在他治理之下,南楚国力蒸蒸日上。楚帝为此不惜打破南楚成规,让他二十五登上丞相之位,将举国交付于他,成为南楚开国以来,最少年的掌权人。
此番任命在当时自然是引发朝野动**,但是几年来下来,民间文人和朝野对他无一不心服口服。
民间更是惊叹曰,“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众人立定之后,又有太监高呼,“皇上驾到。”
百官拂袖跪拜,高呼万岁。
年过四十的楚帝端坐的王位之上,令众人平身。楚帝虽以年迈,但精神却不错,目光平和,不似一位大权在握的帝王,反而像一位仁心长者。
百官礼毕之后,楚帝望着诸多臣子,洪亮的声音回**在这处楚国权利的中心。
“众位爱卿,三皇子成婚在即,故今日大朝,只决此一事。”
“西凉公主,是否良配。”
而楚庭大朝之时,在离章华台只剩下一日的官道之上,一路为非作歹的楚倾望着灰蒙的天空,微微出神,独立在寒风中,任由衣殃飞舞。
阿瑾轻轻为她披上一件关山雪狐裘御寒,也随她望向天空,问道:“公主,这天气,是风雨将至了吗。”
楚倾轻轻一笑,仍旧是那番自信动人,摇头道:“这次来的不是风雨,而是风雪。”
南楚雪覆青山的美景最为动人,阿瑾心动道:“要落雪吗?”
楚倾闭上眼睛,叹道,“是啊,要下雪了。只是雪者,雨寒之而寒雨,南楚的这场雪,看来要胜过以往我们遇到的风雨了。”
阿瑾也听出自己公主的言外之意,安慰道:“下雪了,多披几件衣裳就是了,多烧几个火盆,反正公主也不爱动弹。”
楚倾笑道,“南楚的雪,可以不动躲在马车里。但这人世的风雪,又怎么能那么轻易躲过。可若非心有不甘,谁又愿意独自面对风雪。”
阿瑾望了一眼远处,道:“只要公主点头,有人会愿意为你遮挡风雪的。”
在冷风中的楚倾笑得有几分苍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