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室里,陷入了比刚才更深的寂静,一种混合着失望和困惑的沉默弥漫开来。
连邓磊都用力搓了把脸,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这个刘某某……回答得倒是滴水不漏,时间、理由听起来都像那么回事,乍一听,还真挑不出什么明显的毛病。”
是啊,至少从表面上看,这次通话非但没有坐实刘某某的嫌疑,反而像是给他刷上了一层“合情合理”的保护色,他身上的嫌疑光环,似乎在逐渐黯淡下去。
但章恒不这么认为。
恰恰相反,听完这个电话,他心中那份笃定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如同被投入纯氧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
在一片沉闷中,他的声音如同利刃般划破了凝滞的空气:
“我们不能只听他的一面之词!他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吗?真相往往隐藏在语言的缝隙和逻辑的悖论之中!”章恒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同事,语气斩钉截铁。
“我建议,立即围绕这个刘某某,展开深度外围调查!”
邓磊立刻追问:“章恒同志,你有什么具体的思路?”
章恒没有丝毫犹豫,思路清晰地阐述,每一个字都带着力量:“立刻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彻底调查他当年在离开九郎山村之前真实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是否真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困顿穷苦’,以至于不得不远走他乡,我们要用事实来验证他话语的真伪!”
“第二,深入核实刘某某和死者刘福生当年的真实关系!刚才在电话里,他亲口承认,但强调两人‘关系一般,来往比较少’。这需要我们去找当年的老邻居、老村民印证,关系到底如何,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邓磊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章恒的意图。
展开这两项调查,就如同设置了两道检验谎言的试金石。
如果刘某某在这些基本情况上说了谎,那么他所谓的“合情合理”就会瞬间崩塌,他的嫌疑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急剧上升!一个心中无鬼的人,何必在无关紧要的往事上撒谎呢?
说完这两点,章恒略一沉吟,仿佛在脑海中将所有的线索再次拼接,随即补充了至关重要的一环:“还有第三点,立刻安排笔迹鉴定!将刘家姐弟这些年收到的、所谓从上海寄来的那些信件,与想办法获取的刘某某的笔迹样本进行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1章刘某某的嫌疑,急剧上升(第2/2页)
邓磊瞬间领悟,瞳孔微缩:“你的意思是……怀疑那些营造刘福生一直活着假象的信,就是这个刘某某写的?!”
“直觉告诉我,八成就是他!”章恒的语气异常肯定,带着一种洞察真相的自信,“是不是他,让科学来说话!笔迹鉴定会给我们最直接的答案!”
指令迅速下达,专案组如同精密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侦查员们兵分两路,如同两支利箭,一支射向历史尘埃掩盖下的九郎山村往事,另一支则直奔笔迹鉴定这门沉默的科学。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
很快,外围调查的信息如同碎片般陆续反馈回来,并迅速被拼凑出令人振奋的图景:
根据多位老村民的回忆,刘某某当年在九郎山村时,作为国营渔场的职工,家境虽不富裕,但在村里绝对算不上“困顿穷苦”,至少远未到需要为此背井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