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军如同潮水般败退回七里山阿弥岭大营。
随后依托营垒据险而守。
吴三桂见状不由地得意洋洋。
纵使他分兵支援各处可是吴军依旧能在长沙郊外击破清兵。
然而当伤亡数字呈现上来后这位周王却是眉头轻皱。
因为这一战不同于上一次的摧枯拉朽。
上一次的长沙之战吴军阵斩清兵三万馀人俘获两万。
可吴军却只付出了区区五千人的伤亡。
然而今日一战岳乐虽然兵败却能从容不迫地撤进大营。
吴军将土虽然奋力截杀也不过堪堪斩获万人。
但吴三桂本人却付出了四千人的伤亡。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清军没有彻底崩溃外。
主要原因还是吴军精锐分兵过多。
吴三桂手中的三万多兵马真正的精锐不过万馀人。
其馀的都是俘虏或者新兵。
兵员素质的下滑使得吴军未能彻底击败清兵。
然而无论怎麽讲这一战毫无疑问吴军还是赢了。
在胜利的欢呼声中。
翌日清晨,吴三桂再次督兵大进全面发起对岳乐的总攻。
大量吴军将士自下而上强攻清军的阿弥岭大营。
双方拼死搏杀,在激战中高启隆等人亲自带队。
吴军一度冲进了清军营中。
然而岳乐却拼死抵抗,希尔根丶舒恕丶赵国祚丶董卫国等满汉将领也殊死拼杀。
两军从清晨激战至下午战况一直焦灼。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吴军猛将巴养元却在阿弥岭上中炮而死。
这让吴军的士气不由地一泄。
岳乐见状趁势反扑,眼见天色已晚吴三桂无可奈何只能然下令退兵。
旬日之间,清吴两军在长沙境内对决两场,一胜一败。
这让吴三桂和岳乐同时颓丧起来。
岳乐原本的计划是挺进长沙逼迫吴三桂不得不从其中战场调兵回援,好减轻鳌拜和尚可喜的压力。
然而清兵虽然有六方之众可在吴三桂精锐四散的现在仍击不败三万馀吴兵,吴军在西北和广东的态势依旧未减。
而吴三桂却是想一战击破岳乐。
可吴军虽然在野战中击败了清兵却拿不下岳乐在阿弥岭的大营。
这无疑会让清军在湖南境内能够扎下一颗钉子直接威胁吴军老巢长沙!
二人经过两场大战后都大失所望。
然而和岳乐不同吴三桂虽然拿不下清军的阿弥岭大营。
但在长沙战场上吴军依旧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