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陈旧的宫门,大门都已经没有了,门楣上的匾额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不知道的人哪会想到这里曾经就是恭王府,还是和珅的家。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居然成这鸟样了。”
凌飞不由得感叹。
一进院子简直跟走进了大杂院一样,沿着主道已经被一道道后砌的墙壁杂乱的分割成大小院子,进驻了各种不同的单位,进门的右手边院子大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北京家具厂”
,又走几步看到个大门写着“北京风机厂”
。
凌飞一路拍是一路的乐,嘴里说道:“这谁能相信啊,以后给人看这些照片说是在恭王府拍的,还不个个都跟我急。”
“嘿嘿,谁像你这样啊,还拍这些。”
小娥子笑道。
“呦,这可不得了,这些小孩长大后可以跟人说是在恭王府长大的,到时候肯定被人喷,‘吹牛逼!
’嘿嘿。”
走过一个写着‘幼儿园’的院子,看到很多小孩在雪地里玩耍,凌飞笑着说道。
“就你怪话最多,嘿嘿。”
小娥子也笑着说道。
凌飞心说还别不信,等到网络时代,到时候多的是那些要见识没见识,要知识没知识的喷子在网上到处乱喷了,只要是他们没见识过的,都会用一句话来概括“不可能!”
。
要知道这帮身体进了城,脑袋还在乡下的二货,就喜欢用他们自己的乡下生活来想象那个年代城市里的生活,他们总会觉得,“我们小时候都还没有这样的生活,那个年代能有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他们的祖辈还在啃红薯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吃老莫,他们的祖辈还只知道有弹棉花的时候,别人已经是在弹钢琴。
这些人会把一切他们没享受过、见识过的都归类为“假的,乱说,不可能,不现实,没有的事。”
而不愿意去了解一下真实的历史,当然,愿意去了解的话就不会成这样的二货了。
凌飞拿出相机对着一群在院子里打雪仗的小孩是‘咔咔咔’一阵拍摄,就听有人喊到:“哎哎哎,你们干嘛呢?哪里来的,你们是什么人?”
只见一个孔武有力的短姑娘边喊着话走了过来,瞪着大眼睛凶巴巴的就差撸袖子把凌飞抓起来。
凌飞赶紧笑着把证件掏出来晃了晃,说道:“老师好,我就是路过,看这些小孩可爱就拍几张。”
这年代有带国徽的证件就是好使,那姑娘一见有证件就不把凌飞当阶级敌人来看待了,看看小娥子跟凌飞笑嘻嘻的说道:“同志,你拍的这些照片能给我们一份吗?”
“可以的,过几天印好了我给你们送来。”
凌飞说道。
姑娘一听,转头就对着那些小孩喊道:“来来来,大家过来排好队,这个叔叔给你们拍照。”
看姑娘这样,凌飞不由得笑了,这年代的人还就是喜欢整整齐齐的,拍照那就必须是前后整齐的集体照,小娥子帮着姑娘把这些小孩排好队,凌飞也只好配合着姑娘,等他们排整齐了,对好焦,对着这些小朋友喊道:“西瓜甜不甜?”
“甜”
随着小朋友们的回答,凌飞‘咔嚓’按下了快门。
“啊,还可以这样啊?”
小姑娘惊喜的说道:“你这方法真好,以前拍照让他们笑一笑就没有笑的这样整齐好看过,谢谢您了同志。
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谢谢这个叔叔阿姨。”
“谢谢叔叔阿姨……”
在一帮小孩的感谢声里,凌飞跟小娥子乐呵呵的又往里面逛去。
整个恭王府还真成了大杂院,光挂牌的就有好几个院子,什么文化部宿舍、公安部宿舍、艺术研究院家属院以及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艺术师范学院,成了各个单位的宿舍跟家属院,还看到有好多单门独户的人家,也有自己在空地上搭建的小窝棚、小房子,反正已经跟一个小街区一样,杂乱的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王府。
除了一些灰暗的古建夹杂在里面,还能提醒看到的人们这里曾经有过多么的辉煌。
这一圈走下来都已经到中午,带出来的胶卷也被凌飞拍的差不多快没了,“走,我们回家,吃点中饭我们再做快乐的事。”
凌飞拉着小娥子说道。
小娥子眨巴着眼,看着凌飞问道:“吃饱了还要做什么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