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然而,要是推翻海江田的提议,又会遭到攻击,说「首相真是岂有此理」。无论选择哪一个,
首相都会受损..: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最终,首相联邦选择推翻海江田的提议。
要求继续对正在运行的所有核电站进行「二次评价」,再判断它们是应该继续运行还是中止运行。
而且,电力公司做出的评价将由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确认,之后再由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确认其是否妥当,摆出了双重确认的姿态,
在不久之后,有人曝光了九州电力邮件「造假」丑闻,社长真部利应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道歉。九州电力的自编自演被曝光。
首相官邸对于这样的消息自然是皆大欢喜。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致命问题。
保安院和原子能安全厅似乎背叛了他们,
这让他不得不提出了强烈的弃核主张,他说:「我的最终想法是,日本的原子能政策应该以创建不依赖核电的社会为目标。有计划丶分阶段地降低对核电的依赖程度,未来将实现一个没有核电也能很好运作的社会。我已经开始相信,这是这个联邦应该追求的方向。」
但是,就像此前首相多次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一样,首相只是单方面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不可否认其内容还不成熟。对于如何努力弃核,根本没有没有什麽重要的方案。
大家都觉得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但谁也无法改革。经产省和电力行业所创建的秩序非常稳固。
跟首相官邸预测的一样。
他们鼓励无缘,联邦内所有势力都将矛头对向了他们。
首相官邸在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时,并没有选择退缩。首相深知,如果不能在核电问题上取得突破,不仅自己会陷入被动,整个国家的能源转型战略也会受到严重阻碍。
于是,首相官邸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击行动,
但结果显着,他们还是失败了。
随着首相下台,一切都结束了。
时光荏苒,一晃便是十年。在这漫长的十年里,东京电力公司三名前高管始终坚称自己无罪。
他们声称,海啸乃是天灾,其发生难以预见,且即便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灾难也难以避免。
然而,法院在判词中却明确指出,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责任不能由这三名被告来承担。
于是,所有本应为这场灾难负责的人,竟全部被判定无罪。而所谓的「民众的声音」,在这一过程中似乎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福岛核电站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福岛核事故的后果无疑是极为严重的,无论是事故发生之时,还是如今,反应堆废墟尚未清理乾净,这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对周边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事故发生后的第六年,东大就多次发出警告,指出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的辐射量已达到危险高值,并多次督促日本联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福岛核电站内部还有没用完的核燃料,日本联邦不愿意处理。
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