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在意地驾驶飞机穿梭于反应堆升起的放射性烟雾之中,最终却患上了恐高症,只能无奈地转为空军文职人员。
那些彻底失去工作能力的人,虽获得了国家的退休津贴,但数额日益微薄,且寻求医疗救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基辅和莫斯科的医院里,一些人因心脏病丶白血病等血液疾病而离世。
事故当晚指挥消防员的捷利亚特尼科夫少校,于2004年12月因下颚癌去世,年仅53岁。
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这场灾难犹如一场无情的风暴,将他们从熟悉的世界中连根拔起,使他们漂泊无依,四顾茫然,由此带来的心理重负令人难以承受。
电气工程师安德烈·托尔马钦,在暴露于致死剂量的辐射后,虽奇迹般地挺过了失败的骨髓移植,熬过了毒血症,从第六医院活着走出来,但不久后便陷入抑郁,最终因酗酒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座原子城,斯拉夫蒂奇。」
「几乎无人愿意住在新建的斯拉夫蒂奇。」
「他们都担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而瓦列里·列加索夫在公开场合与政府保持一致,称核电是科学巅峰,不可或缺。」
「但私下里,他被总理雷日科夫曾说的车诺比爆炸不可避免的话所震惊,意识到苏联核能领域的堕落,开始更深入调查,并提议设计新一代反应堆,却遭反对。」
「列加索夫提出一系列改革提议,挑战有权势人物,建议拆分中型机械制造部丶改革库尔恰托天研究所基金分配等,但被无视。」
「他参选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科学和技术理事会主席失败,且未获得预期的国家嘉奖。」
「1987年,他试图自杀,被救回后变得消沉,开始读《圣经》,制作录音带讲述车诺比经历。」
「后来,他接受自由派期刊采访,警告新的车诺比浩劫可能在其他核电站发生」
「1988年,他郑重提议,设立一个由其亲自主导的核安全研究所,这将是一个为苏联核工业提供真正独立且权威规章制度的自主机构。」
「他将精心拟定的方案郑重提交至苏联科学院,并对方案的获批充满信心。」
「毕竟,单就他在处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后果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而言,科学院也理应认可他的能力和资格。」
【瓦列里·列加索夫。】
【1988年4月26日,车诺比事故两周年当天,他自杀身亡。】
【为真相而死的科学家】
赫然之间。
旁白的声音出现。
这个让无数主播熟悉的声音。
只不过这次,这些主播真正看清了这所谓的旁白的脸。
那个一直伴随着玩家的旁白声,其实就是两年后的列加索夫!
只不过因为辐射的影响,声音变化过大。
而最后一声旁白,也在列加索夫按下了录音暂停后,夏然而止。
这位领导事故委员会的院士完成了讲述车诺比真相的录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