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景公名扬诸侯。管仲丶晏子难道还不值得学习吗?...」
贾代儒已经拿起了板子,准备等贾环答不上来,就去打他手掌心。
不料,贾环竟然不打磕绊的答上来了。
这让贾代儒不由皱起眉头来,他又忍不住问道:「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丶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丶晏子而已矣。何解?」
贾环不假思索回答道:「公孙丑问道:您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丶晏子的功业可以复兴吗?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仅仅知道管仲丶晏子而已……」
这一次,竟然又答对了,并且依然十分流畅。
这让贾代儒不由愕然起来。
这小子以前不是最不喜读书的吗?
怎麽连问他两个问题他都回答上来了?
是凑巧,还是他果真知道上进了?
不死心的贾代儒,又接连询问了四五个问题。
结果贾环依然对答如流。
这个结果,不要说贾代儒,就连学堂里的其他小夥伴,也都被惊呆了。
这还是他们熟悉的贾环吗?
什麽时候这家伙读书这麽好了?
贾代儒虽然不甘心,却也没有打他手掌心的藉口。
只好说道:「坐下吧,回答的很好,可见是认真听讲了,孺子可教也!」
贾代儒十分不甘心,他没能完成荣国府二太太的吩咐。
只是,他是私塾里的夫子,却是要遵从夫子德操,不能无缘无故打学生板子。
接下来,贾代儒也没有心思再上课,直接让学童自己看书,他背着手走了出去。
不过在歇了会子之后,贾代儒突然之间回过味来了。
咦?
自己是没完成二太太的嘱托。
但是,也发掘了一个贾家的读书种子不是?
看环哥儿的表现,这是读书开窍了啊!
说不定就能够下场考出个秀才功名来也未可知。
若如此,他便是死了,也能够含笑九泉了!
在此之前,他还从来都没教出一个秀才公呢!
于是,他的眼睛,不由明亮起来。
没完成二太太的吩咐,便也不被他放在心上了。
甚至于,他还怕贾环这等读书种子,会毁于后宅妇人之手。
想了想,他决定,亲自去荣国府走一遭。
于是,到了下午,贾代儒早早就散了学,然后亲自去了一趟荣国府。
却说王夫人听到贾代儒求见的传报,脸上不由露出愕然之色。
贾代儒这位叔公来求见自己这个侄媳?
王夫人本不欲见,不过考虑到贾代儒毕竟年岁大了,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