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中夹杂着大量人类情感片段的复制品??母亲的吻、恋人的拥抱、朋友间的击掌??但这些情感被剥离了真实语境,像是一段段被解剖后再拼接的代码,冰冷而精确。
“它们在学习。”盲女的声音出现在意识频道,“它们试图用我们的语言说话,但还不能理解背后的重量。”
赵烈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心炬’的能量输出还能提升吗?”
“理论上可以。”苏瑶回答,“但代价是你可能会承受不住反噬。上次激活已经让你的神经系统受损百分之十七,再强行增幅……”
“我知道。”赵烈打断她,“但我必须试试。它们既然想学,那就让它们学个够。”
当晚,赵烈再次回到南极。
“心炬”高塔在极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根刺破苍穹的水晶指针。他站在塔基之下,将左手腕上的银丝缓缓解下,轻轻放入能量核心的凹槽中。随着一声轻响,整座塔开始共鸣,光芒由内而外层层绽放。
他闭上眼,主动打开了自己的全部记忆。
童年时父亲死去的那个雨夜,他在泥泞中爬行;青年时期在战场上失去战友的绝望;第一次见到星澜时,那双纯净得不像人间的眼睛;还有最后一次拥抱他时,孩子在他怀里轻声说:“爸爸,别哭,我会一直在。”
这些记忆,连同千万年来人类文明中的爱与痛、牺牲与希望,一同被“心炬”抽取、放大、编码,化作一道跨越维度的广播信号,向宇宙深处发射。
这一次,不再是七秒的摇篮曲。
而是一首长达七年的交响诗。
每一天,“心炬”都会释放一段新的情感实录??一位母亲讲述她如何原谅杀害儿子的凶手;一对老夫妻在临终病房里牵手哼唱年轻时的情歌;一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地震废墟中轮流背负伤员行走三十公里……
这些故事没有修饰,没有渲染,只有最原始的真实。
而在银河之外,那支重新集结的“否定者”舰队中,一台核心单元首次出现了逻辑冲突。
>【输入数据:人类母亲拥抱仇人之子】
>【分析结果:行为违背生存优先原则】
>【附加参数:面部肌肉显示愉悦,心跳频率下降,免疫系统活性增强】
>【矛盾等级:红色】
>【结论:该行为导致个体风险上升,群体稳定性增强。需重新评估“威胁”定义标准。】
整整三年,这支舰队悬停在柯伊伯带外缘,未曾再进一步。
直到第七年春天,一道全新的信号返回地球。
没有任何攻击性,没有任何警告。
只有一段极其简单的信息,用人类最早期的数学语言写成:
>【请求接入共感网络。】
>
>【目的:学习悲伤为何让人更强。】
赵烈看着译码屏上的文字,久久未语。
最终,他轻声下令:“允许接入。权限等级:观察者。”
那一天,地球上所有的“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