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看过的朝臣,脸上都露出了和赵佶之前一般无二的古怪神情。
这……也太假了吧?
这种鬼话,骗骗三岁小孩还差不多。
然而,当他们看到龙椅上赵佶那一脸欣慰和赞许的表情时,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
官家要认下这份“功劳”?
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气氛诡异到了极点。
赵佶见状,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童大人临危不乱,以残兵拒十万之敌,力保郓州不失,实乃我大宋的擎天玉柱!”
“传朕旨意,加封童贯为太傅,赏金万两,绸缎千匹。”
“其麾下有功将士,一并论功行赏。”
赵佶的声音,回荡在殿中。
听着这番毫不吝啬的夸赞和封赏,一众大臣的嘴角都在微微抽搐。
他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一个“不”字。
他们只能躬身行礼,齐声山呼。
“官家圣明!”
一场弥天大谎,就这样在君臣的默契中,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咸州城。
城主府内,萧赤伶一身戎装,正在向武植汇报最新的情况。
“夫君。”
“经过这段时日的整编与操练。”
“从咸州、银州、兴州三地收拢的一万余名金军降兵,已经彻底归心。”
“他们家眷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再无反叛之忧。”
“另外,按照夫君的安排,我们在三州之地招募新兵。”
“三地百姓苦金久矣。”
“听闻我梁山军在此,皆踊跃报名。”
“短短半月,便又招募了一万五千名精壮。”
“如今,我们三城的总兵力已经达到8万。”
“比起刚来的时候,还多出了一万。”
这番话,若是传出去,足以震惊天下。
深入敌国腹地,孤军作战。
非但没有被消耗,兵力反而越打越多。
攻下一座城,便将此城的兵源与资源化为己用。
这种事情,纵观史书,也闻所未闻。
也就只有武植,敢这么想,敢这么做。
换了任何一个将领,占领了敌人的城池,第一反应必定是小心戒备,防范降兵降将作乱。
谁敢像武植这样,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