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兴的表情异常严肃:“这是我找厂长特批的,子弹也是。”
“虽然它的来源合法,但你毕竟还是孩子,按规定我不该把它交给你。可你此去千里之外,我实在放心不下。”
“枪证我也一并放在里面了。你到了农场,第一时间去找场长报备。”
“总共有两把枪,两本证,咱俩一人一套。记住,平日里必须压在箱底,绝不能示人,只有当你预感有危险时,才能带在身上。”
“我们可以一辈子不用它,但决不能没有它。”
“再就是钱和票。出门在外,不能拮据。这里是两百块钱和两百斤全国粮票。”
“你每月都有工资,所以钱我没给太多。全国粮票是硬通货,关键时刻能换到你需要的一切。”
“该花就花,千万别省。如果不够了,就给我发电报。”
交代完毕,李复兴合上盒子,小心地帮她塞进了藤条箱的最深处。
接下来是送别时刻,屋里两个女人哭作一团。
李复兴不愿看这场景,独自到门口去推自行车。
等了好一阵,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进去催促时,两人才红着眼圈走了出来。
李复兴将大件行李牢牢固定在摩托车上,让徐慧抱着小行李坐在后座,招呼一声便骑车出发了。
到了火车站的集合点,人声鼎沸,徐慧很快被热闹的气氛感染,暂时忘却了离愁,和同行的同学们兴奋地聊了起来。
集合点聚集了数百名即将出发的年轻人,周围则围着更多前来送行的家长。
街道办的干事们为每个年轻人戴上大红花,在红旗与横幅的映衬下,记者们的闪光灯不停闪烁。
很快,领导上台发表了讲话,接着街道又给每人发了一份包含毛巾、肥皂等物的日用品。
一切就绪,即将登车。
人群中开始有家属忍不住啜泣,徐慧望着李复兴,眼眶也渐渐红了。
李复兴立刻开口打断她的情绪:“你不是说年底就回来吗?要是到时候晒得跟个黑炭似的,你那小外甥小外甥女看见你跟照片里完全两个样,还能认得出你这个小姨?”
徐慧被他逗得破涕为笑,捶了他一下:“姐夫你真讨厌,你才黑呢。又欺负我,等我到了地方就写信跟姐姐告你的状。”
见气氛缓和下来,他便开始叮嘱正事:
“到了那边,要和同学们处好关系。她们是你的人脉,也是你的消息网。别小气,一些小恩小惠该给就给。”
“咱家不缺那点东西。你要时刻记着,你是去锻炼自己的,工资和口粮都不是你的最终目的。”
“有些利益可以放手,比如奖金、奖品,让给别人,你让出了实利,就能收获人心。”
“但有些东西绝不能让,比如荣誉称号、入组织的机会,这些是你必须全力争取的。”
“我记住了,姐夫。”
这时,火车的笛声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