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三人齐齐看向一旁的李复兴,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她们实在没想到,李复兴这孩子这么有心,还舍得拿出这么金贵的布来。
老支书欣慰地笑着点头,又转向李复兴:“复兴,这次真是太谢谢你了!有了这些布,咱村的老人总算能赶在开春前,穿上一身暖和的新衣裳了。”
李复兴摆摆手,诚恳地说:“老支书,这都是我该做的。咱村的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我有这个能力,自然要先想着咱们村里人。”
他看了看天色:“老支书,要是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老支书大手一挥,打包票道:“行,你先回吧!剩下的事,就全交给我了!”
夜幕降临,老支书用完晚饭,一反常态地没有在院子里乘凉,而是拿上他的老烟杆,快步走向了村口的广播站。
“喂喂!李家庄的乡亲们听好了!吃完饭的都来村里晒谷场集合!有个要紧事通知,会议不长!”
老支书沉稳的声音通过大喇叭传遍了整个村子。
家家户户正在收拾桌子的人们听到广播,都感到有些意外。
“这个点儿了,开什么会?”
李老爷子在水盆边洗了洗手,对身旁的老伴嘟囔道:“最近村里风平浪静的,能有啥事?”
李复兴的奶奶却不这么想,她摇了摇头说:“不清楚,老支书亲自通知,肯定不是小事,去听听就明白了。”
李复兴是知情人,便对两位老人说:“爷爷,奶奶,我今天弄到了四匹布料,想给村里年满六十的老人做身衣裳。”
李复兴的爷爷奶奶都愣住了,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手笔,能一下搞来四匹布。
“复兴啊,你这事办得地道!”
只有和村集体的联系越紧密,李复兴的处境才能越稳固。
这样一来,也能避免有人因为嫉妒而去背后告状。
李复兴起初就是这么盘算的,他本想完全免费赠送,但最后被老支书说服了。
李家庄的其他人虽然满腹狐疑,但手上的动作都加快了。
人们三三两两地朝着晒谷场汇集。
因为天色尚寒,加上老支书说了是短会,所以各家基本只派了个代表过来,老人孩子大多留在了家里。
不一会儿,晒谷场上就聚满了人。
场地中央的木杆上挑着两盏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勉强驱散了周遭的黑暗,照亮了中间的一片空地。
村民们自动围在灯光周围,三言两语地闲聊着,场面顿时嘈杂起来。
老支书站在灯下,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目光扫过陆续到场的村民,偶尔跟相熟的人点头示意。
估摸着人来得差不多了,老支书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将烟灰抖落,然后清了清嗓子,双手向下压了压。
村民们看到这个熟悉的动作,立刻安静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