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从容地走过去,蹲下身,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是触点没接牢。”
“记住,要把线芯拧成一股紧实的麻花,再上焊锡,这样才能保证接触面足够,不会出问题。”
小刘恍然大悟,立刻按照指点操作,电路果然恢复了正常。
黄昏时分,第一台粗糙的样机终于组装完毕。
它的外壳是硬纸板拼凑的,各种线路杂乱地裸露在外,电机则被简陋地固定在一块木板上。
徐晓安将一件刚洗过还滴着水的衬衫塞了进去,启动了开关。瞬间,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三分钟后,衬衫表面开始蒸腾出热气,小刘紧盯着温度计喊道:“温度达到50度了!”
一阵压抑许久的欢呼声在室内爆发,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徐晓安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尽管这台样机浑身都是毛病,但这次小小的成功,证明了他们从无到有的探索没有走错方向。
接下来的三天,李复兴几乎成了科研室的常驻顾问。
他一处理完自己的本职工作,便立刻赶来,帮助这群年轻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第二天,温控系统失灵,样机频繁地自动断电。
第三天,李复兴仔细检查后提出方案:“把温控的触发阈值调高一些,再给主控板加装一个散热装置。”
小刘依言改造后,机器竟稳定地运行了一个多小时,他激动得几乎跳了起来。
第四天,作为滚筒内壁的帆布连接带在高温下发生了严重变形。
李复兴建议:“换成耐高温的尼龙材料,裁剪的时候,长度多预留两厘米的余量。”
新的连接带装上后严丝合缝,小赵满脸钦佩:“徐科长,您这经验也太宝贵了!”
最棘手的问题是外壳的局部区域温度过高。
正当徐晓安一筹莫展时,李复兴指出了设计的缺陷:“这是热气流不畅导致的。”
“把出风口的位置向上移,形成内部热对流,侧面再多开几排散热孔。”
按照他的思路改造后,外壳的温差被控制在了五度以内。
三天后的傍晚,当最后一颗螺丝被拧紧,科研室内鸦雀无声。
眼前这台小型烘干机终于有了正式产品的雏形:银灰色的钢板外壳坚固平滑,尼龙连接带柔韧耐用,控制面板上清晰地标示着三档可调温度。
徐晓安郑重地将一件湿透的毛衣放进滚筒,李复兴亲手按下了启动按钮,温暖干燥的风迅速从出风口涌出。
半小时后,毛衣被取出,已经变得干爽而蓬松,内外温度几乎没有差别。
小刘大声报告:“连续运行两小时,温度曲线平稳,没有发生跳闸!”
小赵也兴奋地确认:“连接带运转灵活,外壳最高温度38度,完全不烫手!”
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科研室。
徐晓安激动地握住李复兴的双手,用力摇了摇:“复兴,要是没有你,我们恐怕要多走半个月的弯路!”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