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堂屋里点起了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菜肴的香气愈发诱人。
酱红色的红烧肉颤巍巍地泛着油光,小鸡炖蘑菇的浓郁鲜香更是钻满了屋子的每个角落。
奶奶没先动筷,而是先给菲菲冲了奶粉喂下,这才剥了粒花生米让她拿着玩,自己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嘴里,不住点头:“复兴这手艺,可比我这老婆子强太多了。”
“哪能啊奶奶,您做的饭才有家的味道,我这都是跟您学的皮毛。”李复兴谦逊地回应。
李老爷子也点头称是,他端起一盅米酒,口中念念有词,将酒洒在地上敬奉先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李复兴也恭敬地跟着拜了拜,随后夹了只肥硕的鸡腿到爷爷碗里,劝他多吃点。
菲菲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李复兴索性将她抱到腿上,一勺一勺喂她喝蛋花汤。
奶奶也夹了个特意为她包的糖馅饺子,小丫头咬了一口,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含糊不清地喊着:“甜,真甜!”
“可不敢噎着。”老爷子看着小丫头,满是感慨地说道:“搁以前,过年能吃上个白面馍馍就算顶天,哪有今天这光景。”
“这都多亏了复兴,你出息了,咱们这个家才一天比一天好。”
话音刚落,院子外头冷不丁地炸响了一串鞭炮。
菲菲吓了一跳,猛地扎进李复兴怀里,却又忍不住从他臂弯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往外瞧。
“不怕不怕,这是过年放炮仗呢,多热闹。”李复兴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顺手递给她一片削好的苹果。
奶奶也笑着接话:“炮仗一响,福气就来啦,咱们菲菲明年肯定能长得高高的。”
年夜饭的余温尚在,几杯黄酒下肚,老爷子的话匣子便彻底打开了,谈兴正浓。
他时而追忆年轻时的风光,时而又把话题拉回来,念叨着让李复兴在城里踏实肯干。
李复兴含笑听着,一一应下,不时为爷爷满上酒杯。
奶奶利索地收拾了桌子,李复兴往灶里添了几根粗木柴,一家人便围坐在炕桌旁,开始熬年。
在老爷子讲述着往昔岁月的艰辛与围猎的豪情时,怀里抱着已然熟睡的菲菲的奶奶,只是偶尔微笑着搭上一两句话。
夜色渐深,还不到十点,两位老人的眼皮就开始打架,终究是精力不济,便将午夜鸣炮迎新的差事交给了李复兴,带着菲菲回房歇下了。
老人一离开,堂屋里陡然安静下来,喧闹褪去后的空寂让李复兴心里有些发慌。
他下意识地想掏出点什么,却猛然想起这早已不是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没有了打发时间的利器,等待变得格外漫长,他只能抓几颗瓜子,在屋里来回踱步,竖着耳朵听着座钟的滴答声,只盼着午夜的钟声能早些敲响。
好不容易捱到十二点,李复兴精神一振,扛起那串足有两米长的挂鞭就奔向了院子。
他利落地将鞭炮挂上晾衣绳,划着一根火柴凑近引信,火花一闪,他便转身跑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