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长领着二人进了自家院子,掀开门帘请他们进屋。
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一大盘红烧鸡块,一碗鸡蛋羹,一筐热气腾腾的白馒头。
郑村长的老伴又端来一盆酸辣汤,丰盛得让陈小明直咽口水。
“都坐,快坐下!”
郑村长热情招呼,并倒上了自家泡的枣子酒。
李复兴注意到盘里的鸡连鸡爪都剁掉了,显然是把最好的都留给了他们。
“村长,这太丰盛了。”
李复兴看着墙角的红薯干,伸手挡住酒碗。
“这算啥。”郑村长脸一红,觉得招待不周,“俺们连顿像样的席面都摆不出来。”
说着就要老伴去切柜子里的咸肉。
“别别别,村长,”李复兴连忙拦住,“这么多菜吃不完,再切就浪费了。”
郑村长听了才讪讪坐下。
这顿饭让陈小明想起了自家过年才有的味道。
他刚要动筷,村长老伴就夹了一个最大的鸡腿到他碗里:“小伙子,多吃点,路上辛苦了!”
几杯酒下肚,郑村长拉着李复兴的手,恳切地问:“李…李同志,你给俺们交个底,俺们村这批鸡,价钱上……能不能比得上人家宁家村的?”
李复兴稳稳放下酒碗:“村长,这事得看鸡的成色,最后还得厂里拍板。”
他解释说,采购量大,最终要赵处长点头才行。
陈小明听着他们的对话,忽然明白了,眼前这顿饭承载着的是一整个村子的期盼和活路。
当村长老伴又默默往他碗里添了一个煮鸡蛋时,陈小明没有再推辞,埋头大口扒饭,窗外传来阵阵鸡鸣。
饭后,李复兴推开鸡场的竹门,一股混合了干草、泥土和禽类气味的热浪迎面扑来。
郑村长踩着湿软的泥地,骄傲地喊道:“李科长,您快来看这边!这批足足养了半年,喂的都是好料!”
说着,他捞出一只沉甸甸的母鸡,“您感受下这脯子肉,结实着呢!”
李复兴戴着手套按了按,感到肉质紧实。
他蹲下查看排水系统,见稻壳干燥,点头道:“防疫和通风都做得很好,连防虫网都装上了。”
郑村长一听,脸上笑开了花:“全都是照着您上次指点宁家村的法子做的!”
一旁的陈小明半跪着,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郑村长,我们得先带几个样品回去,这事还要厂里领导开会定。”
李复兴的声音沉稳而审慎,“毕竟数量不小,不是我一个人能拍板的。”
郑村长眼中闪过失望,但很快就理解了。
他小心地把鸡放回笼里,“李科长说得对!是得慎重。”
他擦了把汗:“我马上给您挑几只最好的,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