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伟则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不时停下来,俯身看看同事们的进度。
当他发现小王正心不在焉地翻着文件,他的眉头立刻拧成了一个疙瘩:“小王,专心点,别应付差事。”
小王不情愿地撇了撇嘴,慢吞吞地坐直了身体,嘴里还在小声地嘟囔着什么。
黄强的哈欠声、小王的抱怨声,和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烦躁的交响乐。
李大伟见状,提着一壶刚烧开的热水,挨个给同事们续上。
“大伙儿都辛苦了,先喝口热茶,提提神。”
他的声音里透着疲惫,但语气却很真诚。
老秦端着茶杯,抬头时恰好对上李大伟布满血丝的双眼。
他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肩上扛着的担子,远比他想象的要重得多,心里那点抵触情绪不知不觉地淡了许多。
随着李大伟规划的新采购路线图在桌上一点点成形,办公室里的气氛也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
小李惊喜地发现,经过调整的新路线不仅能节约大量在途时间,还能让大家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这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们能跑更多的地方,完成更多的任务。
老秦在用算盘反复核算了几遍成本和里程后,也不得不承认,李大伟的新方案确实比旧的更科学、更高效。
他看向李大伟的目光里,不知不觉间多了几分敬佩。
他知道,这些新路线都是李大伟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跑出来的,否则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周边的路况摸得如此透彻。
然而,黄强和小王却依旧不为所动。
黄强趁着李大伟出去的工夫,又开始阴阳怪气:“谁知道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抄来的方案,还真把自己当成人物了!”
小王在一旁连声附和,脸上挂着惯有的讥讽笑容。
只是,在其他人埋头苦干的沙沙声中,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多少有些色厉内荏。
老秦和小李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他们对李大伟是打心底里服气的,换作是他们自己,绝对做不到这个地步。
……
李大伟站在李复兴办公室的门外,抬起的手在空中悬了半天,指节却迟迟没有敲下去。
这几天,黄强和小王依旧是阴阳怪气的。
午休时间,他们总会刻意提高音量,用闲聊打扰其他人休息,李大伟好声好气地去劝,换来的却是阳奉阴违。
那两个人心里清楚,只要按时完成任务,就算把李大伟得罪了,他也没辙。
这年头工作就是铁饭碗,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厂长都无权随便开除一个普通工人。
更气人的是,他们还时不时犯些低级错误,采购计划要么拖到最后关头才交,要么错漏百出,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李大伟很不舒服。
“进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