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厂长努力平复内心的巨震,语气急切地追问:“黄同志,郑老他……他老人家身体要紧吗?”
黄建军回答道:“首长已无大碍,正在静养。我这次奉命前来,正是替首长感谢贵厂的李复兴同志。”
说话间,他拿出了另一件物品——一面折叠整齐的锦旗。
林厂长小心翼翼地接过,展开一看,只见金色的丝线绣着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救命之恩,铭记于心”。
他的手不禁有些发颤,神情也随之肃穆起来。
他比谁都清楚,这面锦旗的重量,以及它将给整个轧钢厂带来的深远影响。
送走了黄建军,林厂长踱步回到办公桌后,目光落在那封信上。
郑老亲笔书写的字迹,每一个都透着不凡的分量。
这不仅仅是对李复兴的嘉奖,更是一道必须执行的晋升令。
林厂长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操作好了,将是轧钢厂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足以让厂子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
主意已定,他拿起内线电话,语气果断地对秘书说:“让宣传科长马上过来。”
没一会儿,宣传科长就一路小跑着赶到了,额头上还带着一层薄汗。
看到林厂长严肃的表情,宣传科长心里直犯嘀咕,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厂长,您找我?”
林厂长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将那封信推到他面前,沉声说:“这件事,你亲自去办,务必要办得人尽皆知。”
宣传科长接过信,视线扫过信纸,当看到“李复兴”的名字时,他心里一动。
信的内容让他颇为震惊,而落款处那个人物,更是他这个级别接触不到的。
他很聪明地压下了满腹的好奇,郑重地点头:“厂长您放心,我保证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宣传科长拿着信,脚下生风地回到科里,第一时间把广播站的骨干广播员叫了过来。
他将信递过去,神情肃穆地交代:“这封信的分量非同小可,待会儿全厂广播,你务必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把信里的感情给我读出来,让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地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广播员飞快地看了一遍,眼中同样闪过一丝惊诧,他立刻挺直了腰板,响亮地回答:“科长,保证完成任务!”
广播员拿着信稿走进了广播室,在话筒前坐定,做了几次深呼吸来平复心情。
随着播音键被按下,一个沉稳又有力的声音通过遍布全厂的喇叭响彻云霄:
“致轧钢厂全体同仁的一封信。在此,我谨代表个人,向贵厂的李复兴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
这突如其来的广播,让嘈杂的厂区渐渐安静了下来。
工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工作,好奇地侧耳倾听,想知道是哪位先进人物得到了如此高级别的表扬。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弱了下去,工人们不自觉地向广播喇叭下聚集。
一位正拧着扳手的老师傅,停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