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首期工程完成的非常快,到一九六一年便开始供水。
但这也造成了水道过小,无法充分满足用水的需要。因此只是供给城区用水,他们在郊区,一时半会用不上。
粮食也好,水资源也罢,一直都是优先供给城里,农村是后考虑的对象。
赵村长无言以对,怎么说这都是他先提出来的。
“那咱们村的水库……”大队长话说一半,马上想到还有外人在,便把剩下的话吞了回去。
“你们村还有水库?”赵村长瞪大眼睛。
“没有的事,你还有别的事不?”老支书赶紧岔开话题。
李复兴却笑了,修水库这种大工程,根本瞒不住,而且这事也不怕让别人知道。
“老李,咱们俩村的关系,就没必要瞒着我了吧?”赵村长急道。
就怕错过什么机会。
“我们村准备在后山那修个水库。”李复兴直接说道。
老支书和大队长对视一眼,觉得这事好像确实没有瞒着的必要。
“修水库?你们后山有水嘛?”
要是没水,怎么修水库?
“总不能永远都不下雨,修水库是想储存雨水,准备以后用。”老支书说道。
就算不下雨,那冬天总会下雪,雪一融化,不就有水了吗?
而且后山之前还有条小河,不过前面开始慢慢干了,可能不用多长时间,便会有水了。
赵村长沉默了。
他怎么都不会想到,李家庄竟然有如此气魄。
要以一村之力,去修建一座水库,就算水库不大,可工程量也绝不会小。
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缺粮的时候,村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力气干这种下力不一定得好的事。
赵村长又说了几句话,便匆匆告辞。
之后几天,李家庄的村民们便看到了温室大棚的作用,种进去的东西生长速度很快,每天都在变化。
根据他们的经验判断,起码要比外面的快了四分之一左右!
一众村民对李复兴更加佩服了。
李复兴清楚,这并非温室大棚自己的功劳,也有河床肥沃的原因。毕竟养料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了,今天咱们就采摘菠菜吧!”老支书说。
菠菜长势很好,翠绿翠绿的,看着就喜人。
“咱们这菠菜长得这么好,看着就想吃。”有人说道。
“现在就盼着快点收花生。”又有人说。
现在这年月,谁都想多吃些油水,他们村在河床也种了点花生,准备榨油,然后给每家每户都分一点,其余的全放在村食堂吃。
花生可不能吃一点,必须得留着榨油才行。而且榨完油之后,花生身上的其他东西也都要留着,都有用处的。
“要不要留一点,让它们再长点?”有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