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少游身后,看着苏清月新造的风车在春风里转动,看着灵曦坐在桃树下缝补衣裳,腹中的小生命偶尔踢动,惊起几片飘落的花瓣。
远处传来马蹄声,是镇上的信使送来了书信。灵曦拆开看了,笑着递给林墨:“是黑石寨的张寨主,说他们种的桃花米丰收了,想请我们去喝新米酿的酒。”
林墨接过信纸,指尖抚过粗糙的纸面,仿佛能闻到字里行间飘来的新米香。“黑石寨的桃花米总算有了好收成,” 他转头看向灵曦,阳光透过桃树的缝隙落在她微隆的小腹上,勾勒出柔和的光晕,“正好带你和孩子出去走走,总闷在山里也腻了。”
灵曦放下针线,拍了拍裙摆上的花瓣:“我听你的。只是路上颠簸,你可得多照看些。” 她伸手轻轻按在腹部,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
苏清月听到动静,从风车旁跑过来,手里还攥着半截木尺:“黑石寨?是不是去年我们帮他们改进引水渠的那个寨子?” 她眼睛亮晶晶的,显然对那次的机关设计还念念不忘。
“正是,” 林墨点头,“张寨主说新米酿酒,该是要请我们去尝尝鲜。”
陆少游背着药篓从桃林深处走出,身后跟着蹦蹦跳跳的少年。少年听到 “黑石寨” 三个字,立刻凑过来:“爹,我也要去!我想看看他们的桃花米田是什么样子的。” 他颈间的桃花佩随着跑动轻轻晃动,那朵含苞的桃花似乎比往年饱满了些,边缘泛起淡淡的莹光。
“自然要带你去,” 林墨揉了揉儿子的头顶,掌心触到他柔软的发丝,“让你也学学人家是怎么种出那么好的米的。”
少年欢呼一声,转身就往竹楼跑,要去收拾自己的小包袱。苏清月望着他的背影笑:“这孩子,还是这么毛躁。” 她说着,又想起什么似的,“我得把新做的雨量器带上,正好去看看黑石寨的水土,说不定能改良下他们的灌溉系统。”
陆少游捋着胡须,慢悠悠地说:“也好,我也带些新采的草药过去。前阵子张寨主来信说寨里有几个孩子总咳嗽,正好去瞧瞧。”
几人说定了行程,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林墨便套好了马车。少年背着自己的小药篓,里面装着他平日里收集的各色种子,还有几只被他救下的受伤彩虫。苏清月的机关器械装了满满一箱子,陆少游的药箱更是沉甸甸的,灵曦则收拾了些轻便的衣物和安胎的草药。
马车碾过铺满桃花瓣的小径,少年掀开帘子回头望,竹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古树上的风车还在缓缓转动,彩虫们成群结队地跟在车后,像是在送行。“它们好像舍不得我们走。” 他伸出手,一只五彩斑斓的小虫落在他指尖,翅膀扇动着,带起一阵微痒的风。
林墨回头看了一眼,笑道:“等我们回来,给它们带黑石寨的桃花蜜。”
山路蜿蜒,马车行了半日,终于看到了黑石寨的轮廓。寨门两旁种着两排桃树,此时花期正盛,远远望去像一片粉色的云霞。张寨主早已带着几个寨民候在寨门口,看到马车停下,立刻迎了上来。
“林老弟,可把你们盼来了!” 张寨主是个身形魁梧的汉子,脸上堆满了憨厚的笑容,他一眼就看到了从马车上下来的灵曦,连忙拱手,“灵曦姑娘气色真好,这肚子怕是快临盆了吧?”
灵曦浅浅一笑:“多谢张寨主关心,还有两个月呢。”
少年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寨子里的房屋都是用黑石砌成的,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房前屋后都种着桃树,空气中弥漫着桃花和泥土的混合香气。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孩子凑在不远处,好奇地望着他们,看到少年颈间的桃花佩时,都发出了小声的惊叹。
张寨主领着众人往寨子里走,边走边说:“去年多亏了苏姑娘帮忙改进引水渠,今年的桃花米才收得这么好。还有陆先生留下的药方,治好了不少寨民的老毛病。”
苏清月摆摆手:“张寨主客气了,都是举手之劳。我看寨子里的地势,其实还能再建几个蓄水池,要是遇到旱季也不怕。”
“哦?苏姑娘有想法?” 张寨主眼睛一亮,“那可得好好给我们说道说道。”
陆少游则被几个寨民围住了,七嘴八舌地问着身体的毛病。少年跟在林墨身边,手里的彩虫突然振翅飞起,朝着不远处的一片桃林飞去。“爹,我去去就回!” 他喊了一声,拔腿就追了过去。
林墨叮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