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内,急促的呼吸声和窗外永不停歇的风雨声交织成压抑的背景音。
所有的目光,带着期盼与挣扎,聚焦在站在祠堂中央、身形挺拔如青松的杨不凡身上。
杨不凡深吸了一口气,当她再次开口时,声音并不激昂,却异常平稳、清晰,带着一种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和盘托出了那个在她心中已然成型的计划:
“虽然情况危急,但我已经想好了对策——”
她环视众人,缓缓扫过每一双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首先,用村里现有的硫磺、晒干的海藻、鱼腥草等,再加上我的‘百里迷魂散’,混合制成强效迷烟。我们需要立刻行动起来,制作大量的烟球和引信。”
她微微侧头,感知窗外呼啸的风,“今夜这持续的东南风,正是天助我也!若风向不变,足以将迷烟精准吹向鹰嘴礁至村口湾一带,形成一道浓密持久的烟障,笼罩大半个登陆海湾。此烟嗅之刺鼻,吸入则四肢酸软,头晕目眩,短时间内难以视物、丧失战力,将是我们以弱抗强、阻滞敌人的第一道关键防线!”
她话语微顿,目光转向一直安静站在老村长身侧、面容慈祥却眼神坚毅的村长夫人陈婶,语气放缓,带着托付的郑重:“而后,请村中老弱妇孺听从陈婶只会,有序、迅速地转移到地道之中。”
那条地道入口巧妙地隐藏在祠堂后山那口废弃的枯井之下,内部结构错综复杂,设有多个隐蔽的通风口和曾用于储粮的窖室,干燥坚固,是当年全村青壮为抵御倭寇扫荡,一镐一锹,用血汗和生命挖掘出的保命之所。其内空间,足够容纳全村妇孺暂避。
“切记,进入之后,务必保持绝对安静,无论外界有何动静,未得明确的安全信号,绝不可轻易现身!”
祠堂内依旧是一片死寂,连平日里最闹腾的孩童,此刻也仿佛被这凝重的气氛感染,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杨不凡,小小的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
杨不凡的声音再次扬起,语调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剩下所有熟悉水性、敢于搏浪、能掌舵开船的,请随我一起,登上村里吨位最大、船体最坚固的‘望汐号’渔船!”
“你们对这片海域的暗礁、潮汐、洋流比任何人都熟。敌人以为台风是他们的掩护,殊不知,对我们而言,这正是天赐的伏击良机!”
她眼中寒芒一闪,仿佛已看见敌船沉没的场景:“根据俘虏的口供,他们计划在凌晨四点先派小队探路,然后登岛。我们就要精准地利用这个时间差!”
村长陈伯在这时接过了话头,目光掠过那些皮肤被海风染成古铜色的老渔民:
“我们要趁夜色和雨幕最深之时,提前悄然出港,埋伏在鹰嘴礁外侧那片我们熟悉的深水区。那里暗礁如林,水流湍急复杂,宛如天然的水上迷宫,正是隐匿身形、伺机而动的绝佳位置!”
对这片海域早就了如指掌的老渔民们闻言,纷纷点头。
杨不凡又继续详细地描述着战术构想,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领:
“到时候,就需要利用你们对地形的极致熟悉,制造一些巧妙的陷阱诱使他们的先遣队偏离主航道,深入那条死亡浅湾!等他们的船只勉强靠岸,人员下船,立足未稳、队形散乱之际——”
她猛地一挥手,做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合围切割动作,声音斩钉截铁:“立刻于上风处点燃迷烟,让其顺风席卷,覆盖整个滩头!”
“同时,将预先布置在水下的渔网迅速拉起,缠死他们的螺旋桨!然后,再用装满易燃鱼油和松脂的陶罐,点燃后攻击他们的船体!届时,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烟助火威,遮天蔽日!我们要的就是一个快、准、狠!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晕头转向!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彻底解决掉这支危险的先遣队!”
她再次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全场每一张屏息凝神的脸庞,语气加重,一字一句,如同重锤落地:
“而这一切行动最关键的目标,是尽量完好无损地——夺下他们后面的那艘用来登陆的、动力更强、速度更快的改装渔船!”
“然后——”她刻意停顿,仿佛是留给众人消化的时间,然后才继续道,“我们就可以立刻驾驶这艘夺来的敌船,直奔最近的海上军事警戒线!”
“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