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饮料起家,凭借一款爆款产品迅速打开市场,销售额一度突破三十亿,成为吕州乃至汉东省民营企业的标杆。
然而,成功冲昏了头脑,李能臣开始盲目追求多元化,相继涉足服装、零售、房地产等领域。
这些跨界投资几乎全部折戟沉沙,给原本健康的饮料主业留下了巨大的资金窟窿。
为了填补亏空,维持扩张,五年前,在时任常务副市长周永红的牵线搭桥下,他引进了国外三大投行的风险投资,共计七千三百万美元,同时由六家外资银行提供了五亿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
拿到钱后,李能臣非但没有收缩战线,反而在周永红等人“做大做强”的鼓动下,继续加大投入。
然而饮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其他产业持续失血,最终他无力偿还借款。
走投无路之下,李能臣为了筹钱,开始剑走偏锋,要求供应商缴纳高额保证金,甚至向内部员工集资。
当时他与时任公安局副局长凌同妤关系密切,凌同妤也热心地帮他联系了几笔总额超过千万的借款。
但窟窿越堵越大,李能臣最终还是面临失去一切的局面。
他再次求助已升任市委副书记的周永红。
在周永红的“运作”下,吕州市政府出手,成立了一家国有企业高科集团,注资了4.5个亿,以“保护性租赁经营”的名义托管了濒临破产的月升集团。
而他自己的所有股份也抵押给了高科集团代持。
“我当时还以为遇到了救星,感激涕零……”李能臣脸上露出惨然的笑容,“谁知道,这不过是把肉送到了别人的砧板上。”
“几个月后,我就突然被捕,罪名正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那些当初凌同妤热心帮我联系的债权人,成了指控我最关键的证人!”
“连当时银行借款时一些资料上的技术处理,也都是他们授意甚至直接操办的!”
他此时回忆起来才发现,周永红当初力荐引进的那几家投行本身就疑点重重,他女儿恰好在其中一家任职。
而他投资其他行业的失败,似乎也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引导他走向深渊。
“公司失败,我李能臣好高骛远,盲目扩张,管理混乱,用人唯亲,责任重大,我认!”
“但跟这些人处心积虑的做局也分不开!坐实了我的罪名,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处置我那估值超过五十亿的资产!”
“我听说,高科集团已经引入两家背景神秘的私企,正在瓜分我的公司。那两家私企,肯定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