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为旁人着想。
他的自私和多疑也是害死他母后的真正原因。
“回禀父皇,儿臣想的很清楚,非她不可,还请父皇成全。
上次围猎之时,父皇欠儿臣一个心愿。
如今娶她做儿臣的正妃,便是儿臣的心愿。请父皇允了儿臣,儿臣自当感激不尽。”
看着跪在殿中的贤王,明顺帝眼里闪过一丝得意,这个儿子平日里听话温顺,从来没让他头疼过。
相比安王的愚蠢,睿王的殷勤,贤王像个真正的闲散王爷,该做什么做什么,让做什么做什么,交代的事每次都让他十分满意。
如今,连婚事都如此让他没有任何威胁感,真是个好儿子。
若是贤王也找个娘家势力强大的王妃,他才要夜不能寐。
明顺帝轻咳一声,这才缓缓说道:“看在你平日里为朕分忧的份上,朕就允了你。
只是她身份实在太低,需要到宫中接受礼仪教导,这些事由皇后负责。”
“儿臣谢父皇成全。”贤王再次磕头。
“起来吧。”
明顺帝挥挥手,示意他没事就先退下,他还要忙着研究那份长生秘籍。
“父皇,儿臣听说城外的景山上,有一座道观。里面的陶仲文道长听说十分擅长炼丹之术,父皇不妨派人一探,想必定会有所收获。”
听到贤王的话,明顺帝顿时眼睛一亮,他连忙又问道:“哦?此话当真?你从何处得知?”
知道明顺帝多疑的性子,贤王耐心答道:“儿臣闲来无事登上景山,无意间发现的。
那陶道长与儿臣有过数面之缘,言谈举止间似有仙人之姿,儿臣亦十分仰慕。”
“好,朕知晓了,你这就退下吧,只回府安心等圣旨便是。果真是朕的好儿子,能帮朕分忧解难。”
明顺帝龙心大悦,挥手让贤王走了。
等贤王退出乾清宫,明顺帝赶忙招来锦衣卫,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去城外的景山,寻求这位道长,并且务必请进皇宫。
心头大事解决了,明顺帝不再忧心忡忡,他叫来太监,摆驾刘贵人的钟粹宫。
当晚,司礼监的太监拿着圣旨去了英国公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