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大殿,气势磅礴,宛若一条盘踞于皇城中的巨龙。
殿内,徽文帝端坐于帝位之上,底下文武百官林立,众官员皆微微低首,不敢直视帝王。
殿外广场上,着一袭崭新官服的孙守德站得笔直。
依照他的官职,朝会之时是不能入殿旁听的,故只能在大殿外等候。
孙县令本以为自己恐怕要站上许久才能得到召见。
却不料才不过盏茶的工夫,就闻殿前传来侯臣那尖锐的嗓音:“宣!平乡县县令,孙守德进殿!”
闻听此言,孙县令定了定心神,如同洛尘演练时那般,一步步拾级而上,走进金銮殿中。
不知怎么的,孙县令明明能感受到文武百官,乃至帝王的视线落到他身上,却并不能让他生出太多的紧张的情绪。
想来是同洛先生的演练,起了作用?
心中如是想着,孙县令至殿前驻足,叩拜道:“微臣孙守德,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赐座。”
“谢陛下!”
很快,侯臣搬来一张一看就价值不菲的楠木椅,孙县令谨慎落座,只沾了半张椅子。
“孙爱卿,朕可是久闻你的大名了。”
“铁齿铜牙!”
“你可知,这些年朕收到了多少弹劾你的奏折?”
徽文帝话音平缓,听不出喜怒。
孙县令拱手道:“陛下圣明!”
“噢?”徽文帝嘴角微扬:“怎么个圣明法?”
“陛下远在京城,一眼可辨弹劾之人居心,此乃洞若观火!”
“若非陛下支持,微臣断不敢以下犯上,顶撞上级,为百姓谋福祉,此乃陛下体恤民情,爱民如子......”
......
“平乡县的百姓心中皆知,若非陛下厚爱百姓,平乡早就没有这么一个铁齿铜牙县令了......”
别看孙县令许久不说“官话”了,可真到说起来的时候,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朝堂上衮衮诸公,本以为来的是个山野县令,上不得台面。
却不料对方讲出的话,还真有水平。
首先,点出主旨,所有好事皆为陛下圣明。
其次,暗讽弹劾之人居心叵测。
再后,通篇承认自己言行不当,但陛下却能容忍,再度强调帝王圣明。
这一套套的官话,当个县令真是屈才了。
一时间,不少大臣都起了招揽的心思。
可思索片刻,他们又将这心思按捺了下去。
毕竟他们知晓,这孙县令如今百岁,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了,升官是不可能了。
如今进京,陛下也不过是把他当成“祥瑞”罢了,也不可能再委以重任......
果然,徽文帝的回应也不出文武百官所料。
徽文帝只是赐了对方一个“长寿县令”的封号,便是不在提官场之事,转而扯到了“如何延年益寿之上!”
这个话题,孙县令自然不会实话实说,他本想将“功劳”悉数归结到“陛下圣明”之上,却不料徽文帝对这事情十分感兴趣。
无奈之下,他只能编造了几个“多运动”之类的延寿之方来应付对方。
最后退朝的时候,孙县令独自一人走在人群之中,拜托了一众官员之后,回头看了一眼恢弘大殿,心中莫名浮现一个念头:所谓帝王,也不过如此,跟洛先生身上不刻意流转出的气度可差远了啊......
不过也正常,帝王有再大权势,也终究是人......
人与仙,隔着一座贯彻天地的大山呐......
......
孙县令从京城在回到平乡县,已是冬日。
细雪飞扬,寒风无孔不入,街上行人皆是裹上了厚厚的棉袄。
集市上,一袭单衣青影,便格外引人注目。
当然,众人早已习以为常,毕竟洛先生都不会老,又怎么可能会怕冷呢?
在缘妙阁没找到洛尘,孙县令又急匆匆赶去集市。
寻到洛尘后,他二话不说,就帮洛尘把摊子收了,“拽”着人就往缘妙阁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