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清早,就有三个外乡青年找到了洛尘的摊位。
他们听人说平乡县有一个问事很准的洛先生。
所以特意找了过来,寻求发财之机。
知晓问事规矩的他们做好了准备,便由一人问话:“有什么赚钱的路子,首先是无需一技之长,其次要不费力,来钱快,赚得多……”
洛尘看了三人一眼,应道:“这些路子都写在大徽朝的刑律里。”
这样的回应,听得三人脸色一阵青紫,但三位外乡青年可知道这位先生有大本事。
他们听说那大名鼎鼎的贼人雪无痕就是被他带给拿回来的。
这样的人,他们惹不起。
故此,免得赚钱的路子没找到还惹来祸事。
即使洛尘的回答让他们很是不爽,但他们也只能憋着一口气快步离开……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个中等身材,浑身上下用宽大黑袍罩起的人来到了问事摊前。
大白天捂得那么严实,在人群中就特别显眼。
他可不光引起了路人商贩的侧目,就连巡视的捕快都悄然盯上了他。
“刘捕头?”
“您这唱的是哪一出?”
洛尘的话音刚落,就见黑衣人拉开些许罩帽,露出了一张宽大且布满褶皱的脸:“洛先生,我就知道瞒不过您……”
坐到洛尘身旁后,刘捕头便是小声诉说起自己的来意。
事情还要从二十五年前,洛尘赴约去吃刘捕头孙儿的满月酒开始说起。
宴席间,刘捕头抱着孙儿来到洛尘跟前让他瞧瞧。
结果那刚满月的娃娃在看到洛尘之后,竟笑着“咿咿呀呀”起来。
娃娃的爹娘到不觉得有什么,可刘捕头是起劲儿的不行。
非说自家孙儿是向洛尘问事嘞。
于是,洛尘就反问刘捕头他家孙儿在问什么。
没曾想刘捕头脸皮也是够厚,便是翻译道:“我家孙儿说,想请先生给他看看名字。”
这番话可是引得来往宾客大笑。
最后在刘捕头的“不懈努力”之下,洛尘答应给他家孙儿看看名字。
不过得算上一次问事就是了。
刘家孙儿起名为“刘清河”。
洛尘看过后,便为其“清”字去掉三点水,改为青。
至于为何如此改,洛尘也只是给出了一句“水至清则无鱼”的解释……
一开始刘家人还不太能理解。
直到孩子在长大些,他们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刘家孙儿从小就眼里揉不得沙子,具体体现在“公平”二字上。
譬如家里吃饭,长辈总想把好吃的让给晚辈吃。
但刘家孙儿不行,一定要每个人都吃的一样多,要不然他就不吃。
诸如此类的事情体现在方方面面,叫刘家人是头疼不已。
他们本以为孩子长大就好了,结果刘清河长大之后就更过了!
在其十八岁后,刘捕头凭借自己的人脉,在距离平乡百里的编金县替他寻摸了一个捕快的职位。
结果刘家孙儿第一天上任,巡视商户的时候,人家给他包了个红包,红包也不大,但算是个不成文的规矩,基本每位捕快都拿过。
他倒好,不收也就罢了,还教训了人家一顿,说人家这种行为是行贿。
话里话外的不光骂了商户,还把一众同僚也给“臊”了一顿。
一般这样的情况下,刘家孙儿大抵是要遭排挤的。
只不过刘捕头有些面子,加上后来还专门去挨个给人赔礼,此事便也算过去了。
怎奈何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刚刚开始,刘捕头一大把年纪了还到处给孙儿擦屁股。
但刘捕头说到底不过是个前捕头,还是平乡县的,这面子也有用完的时候。
于是,刘家孙儿遭排挤的次数就越多,以至于成了个“孤家寡人!”
不过好在,刘青河破案的本事还是有,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案子也是破了不少。
故此,才让编金县县令还容得下他……
也正因为这一点,刘家孙儿自认只要他本事大,那即使不与世俗同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