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过后,问事摊前迎来了第二位客人。
此人是个酒蒙子,一问之下得知洛尘的摊位问事不要钱,便是立马问道:“我娘子跟我和离,是不是因为她跟人私通了!”
当洛尘应了一句“没有”之后,那酒蒙子便不依不饶的说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家娘子没有私通?”
对于会遇到这样的人,洛尘是早有预料的。
可他在这摆摊,一来是为了修行“衍道”,二来是为了与人结缘,存因果。
缘有好坏,因果亦然。
故此,对于酒蒙子的胡搅蛮缠,他只是指了指摊位上的招牌便是不予理会。
可酒蒙子就是酒蒙子,一旦耍起无赖,在不遭受“铁拳”之前,很难能消停下来。
就见他在集市里到处嚷嚷,污蔑洛尘就是那个害得他妻离子散的人。
不等洛尘做什么,陈道长当即就抄起一块敦实的雷击木,将酒蒙子砸翻在地。
只不过,这酒蒙子挨了打,更是“兴起”,将官差招来,要把洛尘和陈道长送上公堂去。
到场的两位捕快皆认得洛尘。
可以说,自从那一夜洛尘抓回了贼人之后。
如今平乡县衙上下没有一个不认得洛尘的。
众人皆知晓他有本事,更是感谢他替大家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可依照律法,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们是需要将三位当事人都带回衙门的,除非挨了打的酒蒙子不再追究,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正当两位捕快绞尽脑汁想要将此事对付过去的时候。
洛尘的摊位前多出了两个穿着便服的人,一个站着,一个席地而坐。
二位捕快仔细一看,站着的是上司刘捕头。
坐着的,是赵知县!
“哎哎哎!你们两个捕快干什么吃的!”
“怎么还不把那个道士和那个小白脸给我逮起来?”
酒蒙子捂着脑袋,急赤白脸的叫喊着。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头前还犹豫不决的两位捕快。
忽然眼神就坚定了起来。
锵!
官刀架脖!
酒蒙子眼神忽而清澈!
“误会!都是误会!”
“我喝多了酒水......”
“我是打娘子,我娘子才跟我离的......”
“二位官爷,要不先把刀......”
“大胆!扰乱集市,诽谤他人!”
“欺瞒官隶!”
“走!回衙门!”
一场闹剧,就此结束,围观人群多看了几眼洛尘的问事摊后,便纷纷散去。
问事摊前,赵知县拱手笑道:“洛先生,让你见笑了,平乡县的百姓大多淳朴,但难免出几个恶棍。”
刘捕头接话道:“回去我就让捕快多多巡视,以免这般人欺压他人。”
对于二人的解释,洛尘只是笑着表示理解。
而后,赵知县二人也是将话题引到了问事摊上来。
原来是他们从巡查的捕快口中听说了洛尘摆摊的事情。
于是就挑了个空闲的时间,换了个便服前来捧场,结果恰好就碰上了酒蒙子闹事。
二人得知一人只可一问,且三十年后才能问第二个问题后,便是先后问了个问题。
赵知县问:“平乡县未来三十年可有天灾?”
洛尘答:“并无天灾。”
刘捕头问:“平乡县未来三十年可有人祸?”
洛尘答:“并无人祸。”
得到两个好消息后,赵知县二人相继道谢后,便不在逗留一同离去。
待他们走后,陈道长凑到洛尘身侧,低声道:“洛先生,你说这酒蒙子的事儿......”
洛尘摇头:“酒蒙子的事情确实是意外,他们特意而来,也确实是为了与我交好。”
“原来是这样......”陈道长颔首道:“当官的终究是心思精。”
“接下来,先生摊位上的生意,可要好上不少了......”
“毕竟认得知县老爷那张脸的人,可不在少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