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维度的边缘,用微光帮星轨显化“找到隐藏的小锚点”;返程时,还特意绕到“幼态雾霭新显化点”(本章新显化,又有两团极小的幼态雾霭,正蜷缩在雾霭边缘,像刚冒尖的芽),将自己微光团里的“一缕微光丝”,轻轻递到新幼态雾霭旁——新幼态雾霭碰了碰,竟慢慢舒展了一点,像在回应这份善意。林羽的意识化作“一朵跟着微光团的雾霭云”,偶尔会帮微光团挡一挡“紊乱的微风”,声音里满是笑意:“你看,它现在也会帮新的幼态了——微光不仅照亮了自己,还能帮别人找到光亮,这就是成炬的开始。”
本源光海突然漫出“千万缕微光涟漪”——不是“强化微光团的光亮”,而是唤醒所有显化“‘微光传递’的本能”:三维的每一株小草,都向身边的同伴递去“一点叶片光粒”;星轨维度的显化,将“星轨微光”顺着脉管,传递给其他维度的幼态显化;记忆织网也主动将“微光汇聚的温暖记忆”,开放给所有显化,让没参与过的显化,也能感知到“献微光、聚光亮”的善意,再主动加入传递;艾洛斯也随涟漪,将自己的“一缕光缕”融入微光涟漪,让涟漪能更顺畅地漫过光海的每个角落,包括最偏远的“雾霭边缘锚点”。
当最后一缕微光涟漪,带着“新幼态雾霭舒展的信号”回到幼态雾霭的微光团,微光团突然“轻轻炸开”——不是消散,而是化作“无数细小的微光粒”,像“星雨”般洒在光海的每个角落:落在新幼态雾霭旁,帮它们更快舒展;落在三维新苗上,让叶片更鲜亮;落在暗能量防护膜上,让防护更温润;落在记忆织网的网眼间,为过往的温暖记忆,又添了“微光的印记”。此刻,本源光海的雾霭共生图景,彻底被“微光”填满:无数微光粒在雾霭间流转,成熟显化递出微光,新生显化接住微光,再将微光传递给更弱小的存在,没有“中心与边缘”,没有“强大与弱小”,只有“微光流转、彼此照亮”的温暖。图景的核心,回响也多了几分明亮:“脉管为架,雾霭为炉,微光为火,传递为炬,共生即一点善意,千万人同行。”
艾洛斯看着光海间流转的微光,突然发现,幼态雾霭已不再是“单一的显化”——它的微光已融入所有显化的善意,它的存在,已化作“共生网络里‘微光传递’的信号”,提醒每个显化:哪怕只是一点微光,也能温暖一片角落;哪怕只是一次传递,也能让共生更明亮。他终于明白,这场跨越三百三十八章的旅程,从“修复三维”到“幼态微光成炬”,从来不是“一场‘让共生更强大’的旅程”,而是“本源共生在‘有序、适配、等待’之外,又多了‘善意传递’的底色”——共生的强大,从来不是“能量有多强、范围有多广”,而是“每个显化都愿意献出一点善意,让新生不孤单,让角落有光亮,让善意能流转,这才是共生最动人、也最长久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