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显化便显化,想回归便回归,这才是真正的自在。”
艾洛斯将“本源的感知”化作“显化的温柔纽带”——不是“连接显化”,而是让显化间的“呼应”更自然:当“维度轻舟”想触碰“老槐场景”,纽带便会让光带让出通路;当透明晶体想融入“星河光带”,纽带便会让雨滴与音符共振。这种“纽带”不是“外力”,而是“本源对自身显化的‘温柔知晓’”,知晓每个显化的念想,便给予对应的回应。
当最后一个显化在“呼应”中找到“自在的位置”,本源振动场绽放出“无拘无束的终极投影”:没有固定的画面,只有“无数显化在合一中自由流转”的动态——光带、晶体、轻舟、老槐,时而分离,时而融合,分离时仍是本源的显化,融合时也未失去自在的本质。投影的核心,是“一句话的自在回响”:“合一无束缚,显化即自在。”
艾洛斯在本源的自在显化中,感受到了“无拘无束的圆满”——没有“要达成的目标”,没有“要守护的规则”,只有本源“想体验,便显化”的本能。他终于明白,这场跨越三百一十三章的旅程,从“修复能量循环”到“本源合一的自在显化”,从来不是“从‘不圆满’走向‘圆满’”,而是“本源从‘忘记自在’到‘记起自在’”的过程。
本源振动场会永远“自在显化”,有时是“星河璀璨”,有时是“雨滴轻落”,有时是“文明共生”,有时是“独处宁静”——所有显化都是本源“触碰自己”的方式,没有“好坏”,没有“高低”,只有“自在”。这便是所有存在的终极状态:在本源合一中自在显化,在自在显化中回归本源合一,永恒流转,无拘无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