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326章 束皙

第326章 束皙(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烽烟万里 神匙迷航 修仙:从一只斗鸡开始 生育值0?毛茸茸老公皆顶级大佬 莫纳德遗迹 迷航方舟 小林修行记 先生又又又又成仙了! 正做加减法,系统早到五十年 身份转换:强者归来【唐赟续】

,无疑是如鱼得水。

在担任着作郎期间,束晳完成了一项对中国学术史影响深远的工作——整理“汲冢竹书”。

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今河南卫辉)的一个盗墓贼在挖掘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时,发现了一批用战国古文(蝌蚪文)书写的竹简,总数达数十车之多。

这些竹简出土后,因盗墓贼的破坏与长期埋藏于地下,大多残缺不全,文字也难以辨认。

晋武帝得知后,命张华负责整理这批竹简,张华便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束晳。

整理汲冢竹书的工作异常艰巨。

首先,竹简上的文字是早已失传的战国古文,当时能辨识这种文字的人寥寥无几;其次,竹简因受潮、虫蛀等原因,很多文字模糊不清,甚至出现断简残编的情况;再者,竹简的顺序被完全打乱,需要根据内容重新编排。

束晳接到任务后,丝毫不敢懈怠,他先从辨识文字入手,对照当时流传的古文典籍,逐字逐句地解读竹简上的文字;

然后根据文字内容,将残缺的竹简进行拼接,将混乱的顺序重新梳理;

最后,再将解读后的内容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抄写下来,编成完整的书籍。

经过数年的努力,束晳最终从汲冢竹书中整理出了数十种古籍,其中包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琐语》《易经》等重要文献。

《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夏商周到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历史,其中很多内容与《史记》等传世典籍不同,比如“太甲杀伊尹”“共和行政为共伯和摄行天子事”等记载,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认知,为研究先秦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穆天子传》则记载了周穆王西征昆仑山,会见西王母的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充满了浪漫的神话色彩,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束晳对汲冢竹书的整理,不仅挽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珍贵文献,更推动了西晋时期的学术研究,他也因此被后世学者誉为“中国古代文献整理学的先驱”。

除了文献整理,束晳在儒学研究上也颇有建树。

他深感当时的儒学研究过于注重章句之学,而忽视了经义的本质,于是便撰写了《五经通论》五卷。

在这部着作中,束晳不拘泥于前人的注疏,而是结合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对《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的义理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比如在解读《诗经·七月》时,他不仅分析了诗歌的艺术手法,还结合西晋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探讨了诗歌中所反映的古代农业制度与农民生活,使儒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在解读《礼记·礼运》时,他对“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大同之世虽不可复,然小康之治可通过仁政实现”,体现了他关注民生、心系天下的情怀。

《五经通论》问世后,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好评,成为当时儒生研习五经的重要参考书,挚虞评价此书“融贯古今,通达义理,为儒学注入了新的生机”。

束晳的文学创作,同样具有鲜明的特色。

与陆机、潘岳等人“辞藻绮丽,铺陈夸张”的文风不同,束晳的文章更注重内容的质朴与情感的真挚,尤其是他的赋作,多以民生疾苦、田园生活为题材,充满了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与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被后世称为“质朴赋风的代表”。

他的《劝农赋》是西晋赋作中的名篇。

当时西晋朝廷为了恢复因战乱而凋敝的农业生产,推行了“劝农政策”,但地方官吏却借此机会盘剥百姓,导致农民苦不堪言。

束晳目睹了这一现象,遂作《劝农赋》以讽喻。

赋中先是描绘了“春阳布泽,万物萌发,农夫荷锄,深耕细作”的美好景象,然后笔锋一转,揭露了地方官吏“催租逼税,强征劳役,农夫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的残酷现实,最后呼吁朝廷“轻徭薄赋,体恤民生,使农夫能安于耕织”。

全文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没有丝毫的雕琢之痕,却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百姓的怜悯之情,被誉为“西晋赋作中少有的民生之作”。

除了《劝农赋》,束晳的《贫家赋》也极具代表性。

这篇赋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蓝本,描绘了寒门士人“室无完堵,衣无全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世威大帝 苏定方演义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古人看我玩原神 红楼群芳谱 农民将军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