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83章 刘焉

第283章 刘焉(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烽烟万里 神匙迷航 修仙:从一只斗鸡开始 生育值0?毛茸茸老公皆顶级大佬 莫纳德遗迹 迷航方舟 小林修行记 先生又又又又成仙了! 正做加减法,系统早到五十年 身份转换:强者归来【唐赟续】

刘焉有四子: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三子刘瑁、幼子刘璋。刘范、刘诞、刘璋早年随汉献帝留长安(董卓之乱后献帝迁长安),仅刘瑁随其入益州。刘焉割据后,虽与朝廷断联,却借儿子们在长安活动积累政治资本,伺机让他们“拥戴”自己称帝。

兴平元年(194年),长安大乱。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傕、郭汜控制献帝,二人火并致长安混乱。

征西将军马腾(马超之父)因与李傕有隙,率军驻郿县(今陕西眉县)讨李傕。

刘焉认为是“推翻李傕、掌控朝廷”的良机,暗中联络马腾,让刘范、刘诞在长安做内应。

然而计划泄露,李傕突袭马腾军营,马腾兵败逃往凉州。

随后,李傕以“通敌叛国”罪名处死刘范、刘诞。

消息传至益州,刘焉悲痛欲绝,尤其是长子刘范,本是他心中“继承大业”首选,两子惨死让他精神受重创,身体一蹶不振。

幼子刘璋也处境危险,李傕本想处死他,因大臣劝谏(刘璋年仅十几岁未参与叛乱)才免于一死,被软禁长安。

刘焉多次派人营救无果,后李傕为拉拢刘焉(其在益州势力强大),才放刘璋回益州。

刘璋归来虽给刘焉一丝安慰,但两子惨死的伤口已无法愈合。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为儿子们惨死悲痛时,大火席卷治所绵竹。

火势猛烈,烧毁其府邸及多年制造的“僭越之物”,“焉所造车乘荡尽,延及民宅,死者数千人”,绵竹几乎成废墟。

古代“天火焚城”被视为“上天示警”,认为是统治者“失德”所致。

本就心神不宁的刘焉,认定大火是上天对其“僭越称帝”的惩罚,“帝王梦”或“违背天命”,精神状态愈发糟糕,常闭门不出,沉浸在悲痛与恐惧中。

无奈之下,他将治所迁到城防坚固、人口众多的成都,却一病不起,无力处理政务。

兴平元年(194年)年底,刘焉在成都病逝,享年约60岁,带着未尽的“帝王野心”遗憾离世。

他的病逝给益州统治带来危机,生前未解决“继承人”问题。

四子中,刘范、刘诞已死,刘瑁有才干但身体孱弱、缺乏威望,刘璋性格温和懦弱,无治理乱世的能力与手腕。

刘焉死后,益州官员围绕“继承人”分歧严重:赵韪、庞羲等认为刘璋“仁厚”易控制,主张立其为益州牧;李严、吴懿等认为刘瑁“有父风”,适合继承事业。

最终,赵韪等人拉拢本地豪强掌控局势,强行拥立刘璋。

刘璋继位后,虽试图延续刘焉策略,却因懦弱缺乏决断力,无法掌控局势。

建安五年(200年),赵韪发动叛乱攻成都,刘璋虽平定叛乱,却使益州实力大损。

此后益州局势混乱,豪强叛乱、少数民族袭扰不断。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因惧怕汉中张鲁进攻,邀刘备入益州,却“引狼入室”。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夺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焉苦心经营的“益州基业”最终易主。

传统历史叙事中,刘焉常被视为“东汉乱臣贼子”。

其“废史立牧”政策虽短期稳定部分地区,却导致州牧拥兵割据,加速东汉灭亡。

《三国志》称他“阴图异计”“志不小”,《后汉书》指责他“谋自安,欲避世难”,均认为他为个人野心牺牲王朝统治,是乱世加剧的“罪魁祸首”。

但从“乱世生存”角度看,刘焉行为有其“合理性”。

东汉注定崩塌,他作为有野心、有能力的政治家,通过“割据地方”保全家族、谋求抱负,在乱世并非个例。

与无所作为最终身死族灭的宗室子弟相比,他展现出超常洞察力与决断力。

其在益州推行的惠民政策,让百姓获短暂安宁,这一点值得肯定。

因此,刘焉历史形象极具“争议性”:既是加速东汉灭亡的“乱臣”,也是乱世谋生存的“智者”;既是野心勃勃的“僭越者”,也是给益州带来安定的“统治者”。

这种复杂性,正是东汉末年乱世人性与政治的真实写照。

刘焉“废史立牧”政策对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政治格局影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古人看我玩原神 如何拯救德意志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红楼群芳谱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农民将军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