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63章 孔融

第263章 孔融(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烽烟万里 神匙迷航 修仙:从一只斗鸡开始 生育值0?毛茸茸老公皆顶级大佬 莫纳德遗迹 迷航方舟 小林修行记 先生又又又又成仙了! 正做加减法,系统早到五十年 身份转换:强者归来【唐赟续】

不将羊昌革职查办。

此事过后,孔融“不畏强权”的名声传开,士人们皆视其为清流代表。

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

孔融被任命为北海相,前往战乱频发的青州地区任职。

北海国(今山东昌乐一带)地处黄巾起义的核心区域,城池残破,百姓流离,境内豪强割据,匪患猖獗。

孔融到任后,并未因局势艰难而退缩,而是制定了“抚民、整军、兴学”的三大策略。

他首先整顿吏治,将贪腐官员尽数罢免,选拔品行端正、有才干的儒生填补空缺。

针对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下令修建临时居所,发放粮食,还组织医者为患病百姓诊治。

为了恢复生产,他鼓励农民回归土地,减免赋税,甚至亲自到田间查看农情。

在军事上,他招募乡勇,组建军队,聘请有作战经验的将领训练士兵,多次击退黄巾军的进攻,一度稳定了北海的局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孔融始终不忘传承文脉。

他在北海设立学校,聘请名儒郑玄等讲学,收录因战乱失学的子弟,为他们提供衣食和书籍。

他常说:

“乱世更需教化,若文脉断绝,国将不国。”

在他的推动下,北海虽处战乱之中,却形成了“弦歌不辍”的景象,许多学者慕名而来,使北海成为当时北方重要的文化据点。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军围攻北海。

当时孔融麾下兵力不足千人,而袁谭大军有数万之众。

孔融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他身先士卒,带头搬运守城物资,士兵们深受鼓舞,奋勇抵抗。

城内兵少粮尽时,士兵们只能以野菜充饥,甚至有人因饥饿而倒下,孔融却依旧凭几读书,谈笑自若,以此稳定军心。

他对左右说:

“袁谭虽势大,却师出无名,天道助顺,我们必能坚守到底。”

然而,实力的悬殊终究难以弥补。

在坚守数月后,北海城破,孔融趁夜突围,妻儿皆被袁谭所俘。

这场坚守虽以失败告终,却彰显了他“临危不乱”的士人风骨。

当时的名士王朗评价:

“孔北海守孤城,抗强敌,虽败犹荣,其志可嘉。”

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孔融被征召为将作大匠,后迁少府,成为朝廷重臣。

此时的曹操已迎奉天子,挟制朝政,孔融虽为曹操所召,却始终以汉室忠臣自居,与曹操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曹操击败袁绍后,其子曹丕纳袁熙之妻甄氏为妾。

此事在当时看来有违伦理,孔融得知后,写信给曹操,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起初不解其意,以为是自己未曾见过的典故,便询问出处,孔融答道:

“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这番话明里是调侃,实则暗讽曹操父子不顾伦理纲常,将他人之妻据为己有。

曹操何等精明,自然明白其中深意,心中颇为不满,但碍于孔融的声望,只得隐忍不发。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意在平定北方边疆,消除后患。

这本是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举措,孔融却上书嘲讽:

“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他将曹操北征比作古代边疆部落的小摩擦,言语中充满不屑,无疑是在动摇军心。

曹操见奏后,怒不可遏,对身边人说:

“孔文举恃才傲物,竟敢如此无礼!”

但他仍未立刻发作,只是将这份不满记在心中。

更让曹操无法容忍的是,孔融多次在政治上与他针锋相对。

曹操为解决军粮短缺问题,颁布禁酒令,称“酒可亡国,昔夏桀、商纣皆因酒而亡”,试图通过禁酒节省粮食。

孔融却接连写下《难曹公表制禁酒书》,列举历代帝王饮酒成就功业的例子,如“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主张“酒何负于政哉”,言辞犀利,直指曹操借禁酒之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中国古代名人传 古人看我玩原神 农民将军 红楼群芳谱 世威大帝 苏定方演义 如何拯救德意志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