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37章 孙茹

第237章 孙茹(3 / 7)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烽烟万里 神匙迷航 修仙:从一只斗鸡开始 生育值0?毛茸茸老公皆顶级大佬 莫纳德遗迹 迷航方舟 小林修行记 先生又又又又成仙了! 正做加减法,系统早到五十年 身份转换:强者归来【唐赟续】

子更懂坚韧——就像这丝线,看着纤细,拧成一股便难折断。”

孙策闻言,忽然从袖中取出块玉佩,玉质温润,刻着孙氏的族徽:“这是先父的遗物,你且收下。往后在吴郡,若有人敢刁难,凭此玉佩可直接见我。”

玉温透过指尖传来,孙茹握紧玉佩,忽然想起父亲战死后,她抱着年幼的弟妹躲在织机下,听着外面的厮杀声,也是这样攥紧了父亲留下的半块织梭。

那年夏天,江东大旱,蚕丝减产。官营织坊的丝线库存眼看就要见底,偏偏此时曹操派来使者,要江东进贡百匹龙凤锦,否则便要兴兵南下。

议事厅里,孙策的将领们吵作一团。老将程普主张强硬拒贡,年轻的周瑜却觉得应暂避锋芒。

孙茹抱着账册站在角落,听着帐外的蝉鸣,忽然开口:“民女有一计,可两全其美。”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孙茹展开账册:“龙凤锦需用三升丝线织一尺,百匹便是三万升。但我们可以织‘隐纹锦’——表面是云纹,斜着看才显龙凤,丝线用量可省一半。”

她顿了顿,看向孙策,“更重要的是,隐纹锦需用特殊手法织造,曹操即便得到,也仿不出,既给了他面子,又保了江东的手艺。”

周瑜眼中一亮:“此计甚妙!既不示弱,又藏了后手。”

孙策当即拍板:“就按孙管事说的办。需要多少人手,尽管调动。”

接下来的一个月,孙茹几乎住在织坊。

她将庐江带来的织工与吴郡本地织户混编,日夜教授隐纹织法。

有老织工不服:“女子怎能做我们的头?”

她便亲自上机,用一只手完成了常人需双手配合的“跳经”技法,惊得众人哑口无言。

七月初七那天,第一批隐纹锦织成。

孙策带着使者来看货,孙茹特意将锦缎铺在院中。

正午的阳光斜照下来,云纹间果然浮现出龙凤呈祥的图案,引得使者连连惊叹。

“孙姑娘好手艺。”使者抚着锦缎,“曹公若是知道这织法,定会重赏。”

孙茹浅浅一笑:“这织法是江东水土养出来的,离了吴郡的水、越地的丝,便织不出这般纹样。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淮北则为枳。”

使者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讪讪笑道:“孙姑娘不仅手巧,嘴也巧。”

送走使者后,孙策望着满院的锦缎,忽然问:“你觉得,曹操会善罢甘休吗?”

“他要的不是锦缎,是江东的臣服。”孙茹捡起一根断丝,“就像这织锦,若一味退让,经纬便会错乱。唯有守住底线,才能织出好纹样。”

孙策闻言大笑:“说得好!守住底线!”他忽然招手让周瑜过来,“公瑾,给织坊加派百人护卫,再从府库拨五千匹丝帛——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江东不仅有铁骑,还有能织出乾坤的巧手。”

那年秋天,孙茹将隐纹织法教给各郡县的织户,还编了本《吴郡织谱》。

她在序言里写道:“织者,止戈也。经纬相济,方得长久。”

这话传到许昌,曹操看后,竟赞道:“孙策麾下有此等人物,江东不可轻取。”

建安五年的冬天来得早,孙茹收到庐江来信,说弟妹都已长大,织坊也重新开了起来。

她站在窗前,看着雪花落在院中晾晒的锦缎上,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好的锦缎,要经得住岁月的洗磨。”

正想着,朱治送来一匹新染的绛色丝线:“将军说,要给母亲做件寿衣,用这‘满堂红’的纹样。”

孙茹接过丝线,指尖触到那温暖的红色,忽然觉得,这乱世虽如寒江,却总有织不完的希望。

她将绛色丝线穿过织机,开始编织——这一次,她要织的不是军需暗号,不是山川地理,而是一幅《百子千孙图》,用丝线祝愿着江东的安宁,也祝愿着自己在这经纬交错的世间,能织出属于女子的一片天地。

窗外,吴郡的雪越下越大,织坊里的机杼声却从未停歇,像一首绵长的歌谣,在乱世里静静流淌。

建安十三年的建业,已是江南巨邑。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孙家织坊的送货车——车厢上绣着的白鹭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孙茹如今的标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农民将军 中国古代名人传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如何拯救德意志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