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民之父母。’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崇唐虞之德,弘成康之化,简良才,举贤善,亲亲显用,博纳至言。”言辞恳切,希望曹叡能够重视亲情,给予他和其他宗室子弟更多的信任和重用。
然而,曹植的希望再次落空。
曹叡对他依然严加防范和限制,继承了其父曹丕对宗室的猜忌政策。
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曹植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
他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因为曹叡的继位而得到改善,反而更加艰难。
他的府邸破旧不堪,身边的侍从也所剩无几,甚至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需要向朝廷申请。
尽管生活困苦,精神压抑,但曹植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
他后期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之情。
《赠白马王彪》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在忧郁中病逝,年仅四十一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