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过惊讶,“你真做好打算了?”
以前没和方友明多接触,只觉得他是个好人,但是如今这一接触下来,发现他还挺有魄力。
张青“啧”了声,“要是你不在厂子里做了,铁柱咋办?”
孩子要高考了,住哪儿?谁照顾?
这些问题,方友明没想过?
方友明倒是很清醒,“房子要是收回去,我和我妈一起住,反正她老人家也需要我照顾,之前是她舍不得那老房子,现在我和铁柱都搬回去,也挺好的。”
已经下定决心的事情,别人是帮不了忙的。
张青觉着方友明办事牢靠,撇开亲戚这层关系,也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本来,做生意这事儿,是最忌讳合作的。
但她现在不同。
孤立无援,要是不找个人一起撑着,这养猪场也办不起来。
她冷静分析,“那还得找几个得力的,你信得过的,最好是村子里的,平时猪倌是要有,但也要人来守着,给他们多给点工钱都行,就是不能出一点差错。”
虽然是养猪场接手才会做这些事情,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方友明是全都听从张青安排,“明天早上在车站会合,我带上铁柱,他正好放假,可以跟着我们帮一段时间。”
张青也应允下来。
晚上她回家,把家里又重新做了个分配。
“爹妈还是一样,等内退的通知,这段时间在家里待着,别出去和人闲聊。”
张青表情严肃,张父张母说了要被退,结果都多少天了。
还是没有消息。
虽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老两口还是很舍不得那岗位。
退了就少拿多少钱和粮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