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那就是答应了
夜校开班了,张青去之前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
去的时候,依旧是吓了一跳。
一个教室黑压压的一群人,都是来听课的,来讲课的老师很有级别,算晋市的名师。
张青年纪和夜校学生差不多,甚至有二十多岁来上课的。
是其他单位介绍来的。
钢铁厂的,就只是一小部分。
花了一堂课的时间,张青和这些同学熟悉了,差不多记住了每个学生的长相和名字,还有他们的家庭背景。她自动过滤。
将人物分类排列。
对她有用的人,她排在最前,没用的自然是在后面了。
突然,一个人名现入她的视野。
——魏匡时
她眸子一眯,回想了一下,这人个头很高,也瘦弱,骨相很好看,当时教室灯光不好,她也只能看出他穿着不差,这是唯一一个没有介绍自己的。
只是旁边同学说他是哪个厂区厂长的侄子……
张青眸子一眯。
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不管是哪个厂区,只要是厂区,那就一定是有用的。
如果她可以拥有自己的工厂,用工厂来做成衣加工,这该是多么完美的一件事。
张青摇了摇头,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要完成这个目标很容易,但是现下的环境不允许。
作难啊!
上夜校这段时间,张青都是在家里住。
哥嫂是隔了房间出来自己住,他们不会觉得尴尬,张青不想和张月张强挤一张床,硬是去偷偷找了个木匠,让人做了个高低床出来。
现下的床位置,可以摆两个高低床。
她只做了一个,和厂子里单身宿舍的差不多。
把张强赶到上铺,给张月安排下铺,她自个儿折腾了个小木床,帘子一拉,她在**摆小桌子学习。
张月高兴地不得了,她老早就想有个自己的床了,就是现实不允许。
现在这虽然是个高低床,但她很满意。
张母是不敢对张青这做法说什么的,只要她提出质疑,张月和张强就反驳,弄的张母里外不是人,经常被张父训斥。
次数多了以后,张母也不敢对张青做的事情提意见了。
张青白天去车间工作,晚上去夜校,依旧是把工作完成很好,经常获得夸奖。
原主以前性格又闷又怪,没有一个人能和她做朋友,张青感情一培养出来,车间同事对她印象也好了不少,还有人经常找她一起谈心聊天。
张青反倒觉得这样是件好事。
这些都是为了以后做积累,哪怕只是一个车间女工,也是有价值的。
人脉就是一张网。
她必须要抓住这张网,才能所向披靡。
……
方友明考虑了好几天,终于是在张青上了快一周的课后,找到了她。
他虽有顾虑,却更怕以后铁柱得不到保障。
他面色难堪,像是做了多大的决定,“你说,我咋做,我要能帮你,我肯定帮。”
张青笑意浓郁,拿出一份计划书给他,“这是我草拟的,你要是觉得可以,在都带着你干。”
方友明见她这么认真,接过计划书仔细阅读。
一行行扫下来,各个步骤都很精密详细,就连后边的条例也都罗列清楚,方友明点头,眼中含着几分赞许,“可以,我签。”
他负责原材料的供应。
但其实也很简单。
纺织厂和其他厂有点不同,这个厂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效益跟不上去,卡在中间位置上不去下不来。
不能做成衣,布料要求又高。
目标的布料太过单一,不能发展新布料,永远都会停滞不前,而国家现目前,根本没办法出资来给他们做技术。
就算出资,市面也少有这样的人才。
各个条件都不成熟,就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比如——
张青。
看着方友明认真签了字,再盖了大拇指,张青微微一笑,眼神明亮,“姨父,你想好怎么弄了?”
“恩。”
方友明点了点头,“我找了个家庭条件差的门卫,我跟他说,我每周夜班要带孩子来守半夜学学技术。他同意了。”
张青心头更加欢喜,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了。
是实实在在的干事业了。
这些报废的布料留着没有用处,堆积成山,就算拿出三分之一,也不会有人发觉。
因为每天都有废弃布料。
就算他们不处理,工厂也会将这些堆积成山的货处理了。
工厂的处理方式,更多是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