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姓起义,但规模和范围都不是很大,这就说明大明还远没有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些朝廷重臣的巨额财产,与老百姓自身所产生的价值严重不对等,那就意味着这些巨额财产的来源,肯定还有另外一个途径。】
【朱由检刚刚已经给出答案,这个途径就是海外!】
【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要么最不可能的可能就是事实的真相!】
【“皇爷,海外真的很富饶吗?”小李定国满脸好奇。】
【他并没有接受过儒家思想教育,只是一个小泥腿子,更容易接受一些稀奇古怪的思想。】
【“富饶谈不上,但是很有潜力。”朱由检拍了拍小李定国的脑袋,说道:“打个比方,倭寇你知道吧?】
【小李定国点点头。】
【他虽然是西北人士,但也听说过在东南沿海有很多倭寇作乱,而且十分凶悍。】
【“倭寇来自于大明东海对面,相隔数百里之遥,他们生活在一个岛屿上。”】
【“那座岛屿上面有一座银山,开采出来的白银,可以堆满整个紫禁城。”】
【此言一出,紫禁城内外一片哗然。】
【在场的这些人,无论是陈新甲、洪承畴、杨嗣昌,还是那些被抓了现行的朝廷重臣,全部都震惊的瞪大眼睛。】
【他们全部都饱读诗书,深谙天下之事,自然明白倭寇之患,但他们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倭寇的来历,还有这些倭寇所生存的地方。】
【要不是朱由检所说,可能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原来倭寇的家乡竟然会有一座银山。】
永乐位面。
“东瀛竟然有银山?”
永乐大帝朱棣眼睛发亮,像是发现了宝贝似的。
他这辈子只忙活了三件事情,一是北征元廷,二是修永乐大典,三是下西洋。
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将目光放在东瀛上面。
在他的印象中,东瀛的那些倭寇穷的几乎都要当裤子了,而且连人话都不会说,总是叽里呱啦的说一些听不懂的鸟语。
像他们这样的人所在的家乡,肯定也是贫瘠遥远的恶劣之地。
万万没想到,这些穷鬼竟然也有价值。
“爹,让我出海吧!”
朱高煦忍不住站出来请战。
一座能填满整个紫禁城的银山,那得是多少钱?
在这座银山面前,六千万两白银又算得了什么?
怪不得朱由检看不上这些钱。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之前朱高煦还被六千万两白银吓到了,可转眼间,他忽然又觉得这点钱没什么了不起的。
“二叔,这个功劳还是让给我吧。”
朱瞻基笑嘻嘻的开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