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已经到了尚书房,开始一天的学习。
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骑射武艺等,还要学习满文、汉文、蒙文等多种语言
更为苛刻的是,他们必须保持正襟危坐的姿态,夏天不许摇扇子,饮食有严格限制。
每天两餐,每餐七分饱。
全年只有元旦、端阳、中秋、皇帝生日、皇子生日等几天假期。
特别是康熙一朝,是清朝所有时期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康熙乐得做慈父,孩子们为了争他多看一眼,只能拼命。
然后,这些都与明殊无关。
太阳已经快日上三竿时,太子爷才在草药味余烬的烟熏中,慢悠悠醒来。
不同于斋宫的烟雾缭绕,祭祀同他一屋子的萨满神灵,烧的是草药,驱虫祛湿,闻习惯了还挺舒服。
宫人上前服侍他穿衣洗漱,而负责提膳的小太监这才出门,他们拿饭的时间从来不定,太子爷什么时候醒,他们什么时候拿。
务必让主子爷吃到最新鲜的。
在西次间的最外间,目前用来做明堂的屋子里,一张长桌子被打开,碟碟碗碗被依次落上。
不同于自己的兄弟,甚至父亲,太子爷的早膳堪称丰富,上到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下到清粥小菜瓜果点心。
早膳就得吃上一小个时辰。
负责伺候的宫人无论看多少次,都觉得新奇,这满桌子的饭菜,怕是来是十个人也吃不完,但这位爷愣是吃的干干净净,一点不剩。
万岁爷还担心过这是什么病症,但多位太医诊断后确定,太子爷还是营养不良。
太可笑了,一国太子营养不良。
这下皇帝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好,看在太子暴饮暴食也无事的情况下,只能任由太子随便吃喝。
但私下却和医者探讨,觉得普通食物不足以滋补,还得用名贵的来。
贴身的太监看主子吃完了早膳,正准备休息一会儿的时候,赶紧端上一杯滋补的药膳。
太子爷舌头娇气,不爱喝药,公公只能说尽了好话,道出了皇帝的一片慈心,才让太子爷不情不愿的喝完。
随后便立刻有宫人喂上了甜果子,祛除怪味儿。
太子爷:嗯……周到,这都得谢谢统子,没有它我哪来的好日子?
已经和自己的宿主斗智斗勇斗法了十年的统子,从眼睛里流出了机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