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在顶楼一个僻静的角落,需要刷卡和登记才能进入。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防虫药水的混合气味,光线被厚重的窗帘过滤得有些昏暗,显得格外肃穆。
书架是深色的实木,上面排列着线装书和牛皮封面的厚重典籍,仿佛沉淀了数百年的时光。
苏婉清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她轻车熟路地带着我穿过一排排书架,来到一个标注着“方技杂纂·释道异闻”
的区域。
“这里的书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地方志、笔记小说和宗教杂录,说不定能找到你要的线索。”
她压低声音说,生怕惊扰了这里的宁静。
我看着眼前密密麻麻、书名晦涩难懂的古籍,有点头皮麻。
这简直是大海捞针啊。
“学姐,有没有什么关键词可以缩小范围?比如……‘侵蚀’、‘污染’、‘黑线’之类的?”
我试着问道。
苏婉清思索片刻,眼睛一亮:“‘侵蚀’在古代文献里,可能表述为‘侵染’、‘秽染’、‘魔瘴附体’。
‘黑线’……或许可以联想‘影缚’、‘丝缕缠身’之类的描述。
我们重点找那些记载驱邪破障、镇压异物的篇章。”
她开始熟练地在书架上搜寻,不时抽出一本书快翻阅索引。
我则像个跟班,帮她拿着取下的书,一边也学着她的样子,在一些书名看起来比较“邪乎”
的书上碰运气,比如《酉阳杂俎》、《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之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我们翻看了不少志怪故事,里面尽是些狐仙鬼魅、僵尸精怪,虽然光怪陆离,但和我感知到的那种系统性的、带有腐蚀性的能量污染似乎不太一样。
大多是直接的害人,少有这种缓慢侵蚀、转化性质的描述。
我有点气馁,揉了揉酸的眼睛。
难道方向错了?
就在这时,苏婉清轻轻“咦”
了一声,从一本纸张泛黄、边角破损严重的《云笈七签·镇魔篇》残卷中抬起头,脸色有些凝重。
“林枫,你看这个。”
她指着书页上一段用朱笔圈出的、字迹模糊的记载。
我凑过去,借着昏暗的灯光仔细辨认。
那段文字是文言文,夹杂着不少道家术语,读起来很吃力,但大致意思还能看懂:
“……夫天地有正气,亦有秽浊。
秽浊之极,聚而不散,可生‘影瘴’。
此瘴非风非雾,无形无质,如丝如缕,色呈玄黑,能附灵物,蚀其根本,转化其性,是为‘秽影魔瘴’……中者,金石朽败,草木凋零,灵智蒙尘,渐堕魔道……唯以至阳真火,或大功德之光,方可涤荡……”
秽影魔瘴!
如丝如缕,色呈玄黑,附灵物,蚀其根本!
这描述,和小雅在地下看到的、以及铜钱感应到的黑色能量丝线,几乎完全吻合!
我心脏狂跳起来,激动地抓住苏婉清的手臂:“就是这个!
学姐!
你找到了!”
苏婉清被我吓了一跳,但看到我激动的样子,也明白找到了关键线索,连忙示意我小声点。
“后面还有破解之法,但记载不全了……”
她指着后面残缺的几页,有些遗憾。
我赶紧往下看,后面的书页确实破损严重,字迹漫漶,只能断断续续看到“真火……难觅”
、“功德……须至诚”
、“亦有异宝……可克”
等模糊的字眼。
真火?功德?异宝?这些条件都太抽象了!
真火去哪找?功德怎么算至诚?异宝又是什么?
虽然破解方法不明确,但至少我们知道了那黑色能量的名字和性质!
“秽影魔瘴”
,听名字就邪门得很!
而且明确指出了它能“转化其性”
,这正好印证了陈骏的猜测——对方是想污染并控制罗汉法相!
“这本书能借出去吗?”
我急切地问。
苏婉清摇摇头:“这是孤本残卷,只能在阅览室看,不能外借。
不过我可以帮你把关键部分拍下来。”
“太好了!
快拍!”
我催促道。
苏婉清拿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