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
这位把持朝政十九年的权臣,虽妒贤忌能、诛逐贤臣,却也凭着手腕镇住了各方势力。
他一死,李隆基便让杨国忠继任相位。
杨国忠才具远不及李林甫,骄横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将李林甫提拔的人尽数替换,还唆使安禄山麾下将士诬告李林甫曾与阿布思串通谋反。
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怕受牵连,竟出面作证。
李隆基震怒,下诏削去李林甫官爵,剖棺出尸,夺走口中含珠,剥去金紫官服,改用小棺殓葬,子孙全被流放岭南黔中,亲信党羽五十余人遭贬戍边。
杨国忠以右相兼任文部尚书后,选官只看资历和亲疏,亲近者必授美差,疏远者则闲置不用,官吏们争相趋附,门庭若市。
他还让昔日恩人鲜于仲通任京兆尹,为自己撰写颂文刻在省门,李隆基改了几个字,鲜于仲通竟用黄金填补,把杨国忠吹得功德无量。
李隆基以为又得一贤相,便彻底撒手朝政,整日与杨贵妃姐妹寻欢作乐。
杨贵妃要什么,他便给什么。
她爱吃岭南荔枝,李隆基便命人用飞驿传送,数千里路程,几日即到,荔枝色味丝毫不改。
两人常去华清宫泡温泉,那里的宫室环山而建,集灵台、朝元阁等殿宇宏伟壮丽,征调工匠数万,耗资无数。
华清池的石梁上刻满莲花,池内白玉石雕的鱼龙凫雁栩栩如生,人一入池,便似有鳞翼飞动。
李隆基还命人建造数十间长汤屋,周围镶嵌精美雕刻,水上备有银镂漆船和白香木船,船橹全用珠玉镶嵌,奢华程度世所罕见。
每次銮驾幸临华清宫,杨国忠与杨铦、杨锜兄弟,再加上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必是前呼后拥地一同前往。
车马仆从浩浩荡荡,竟能挤满数坊街道,车帘卷起时,露出内里锦绣铺陈的坐垫,鬓边晃动的珠玉折射出刺目金光,引得沿途百姓纷纷驻足,却又不敢近前。
五家队伍各有标识:杨家兄弟的车马饰着赤金兽头,鞍鞯绣着缠枝莲纹;三国夫人的车驾则垂着珍珠帘幕,车行时叮咚作响如佩环轻撞。
五队合在一起,便似铺开一幅流动的五彩云霞,从长安城一直铺到骊山下。
侍女们捧着的妆奁不慎倾侧,滚落的珠钿、遗落的绣鞋沿路都是,那熏衣的香膏气味混着脂粉香,竟能飘出数十里外,让途经的农人都啧啧称奇。
宴罢在回廊乘凉时,杨贵妃总因体态丰腴,稍动便香汗淋漓。
她常褪去外衫,只着一件半透明的鲛绡短襦,临风而立露着雪腻的前胸纳凉。
宫人们见了都慌忙回避,唯独李隆基在朱红廊柱旁静静观赏,还常捻着胡须戏言:这嫩得呀,就像刚剥壳的鸡头肉。
杨贵妃听了,便会嗔怪地瞪他一眼,眼波流转间却带着几分娇憨,似羞非羞地用团扇半掩着胸口,那模样更让李隆基心旌摇曳,恨不能将这柔腻春光藏进眼底。
有时她刚浴罢,青丝还湿漉漉地垂在肩头,便兴起跳起《霓裳羽衣曲》。
罗衣随着旋舞飘举如流云,浴后的体香混着温泉水汽,在殿宇间弥漫开来。
她时而抬臂如托云,时而折腰似揽月,鬓边金步摇叮咚作响,与乐声相和。
李隆基看得痴了,常忘了端在手中的酒杯,直待舞罢,才想起连声叫好,拉着她的手不肯放:爱妃这舞,真是看一辈子也不腻。
华清宫的温泉水每日都冒着热气,洗去了尘俗却洗不去这宫闱的奢靡。
骊山上的晚霞映着相拥的身影,谁也没留意,那歌舞声里早已藏了风雨欲来的预兆。
天宝十三年,关中水旱频,百姓饥寒交迫。
李隆基担忧灾情,杨国忠却献上嘉禾谎称:“天虽多雨,却不伤庄稼。”
扶风太守房琯上报灾情,反被他派御史追查问责。
自此朝臣谁敢再言灾情?
李隆基被蒙在鼓里,以为天下富足,赏赐宠贵更是毫不吝啬。
韩国夫人得照夜玑,虢国夫人得子帐,秦国夫人得七叶冠,皆是稀世珍宝。
他赐给杨贵妃的虹霓屏,是隋朝遗物,上面雕刻着西施、赵飞燕等美人,各长三寸许,面目如生,以水晶为底,珠宝镶嵌,巧夺天工。
杨贵妃随手转赠给杨国忠,引得无数人艳羡。
朝堂上下奢靡成风,贵戚们向李隆基献食,动辄上千盘水陆珍馐,一盘的花费便抵得上平民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