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颇有姿色。
君臣一伦,比友更重,朕也想暂借数天,不知可否?”
江彬万万没想到朱厚照竟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心中懊悔不已,可话已出口,再也无法收回,只得硬着头皮应允。
次日,江彬便将杜氏装饰停当,送入镇国府中。
朱厚照见杜氏容貌与马妹不相上下,心中大喜,日间命她烹鱼,夜间便唤她侍寝。
这一“借”
,便再也没有归还的意思,江彬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妾被皇上霸占。
有了马、杜二美,朱厚照仍觉不足。
他听闻宣府一带美人众多,便想再寻新欢。
江彬见状,便提议前往阳和一带游历。
不料,一行人抵达阳和时,恰逢鞑靼小王子率领五万大军入侵大同。
总兵官王勋率兵据城固守,与敌军相持五日,鞑靼军屡攻不下,便移兵攻打应州。
应州距阳和颇近,警报不断传来。
朱厚照得知消息后,不仅毫无惧色,反而自恃懂得兵法,想要调兵亲征。
江彬连忙劝阻道:“御敌是总兵官的责任,陛下何必亲犯戎锋!”
朱厚照笑道:“难道朕不配做总兵官吗?”
江彬道:“皇帝是皇帝,总兵官是总兵官,名位不同,不便混淆。”
朱厚照不以为然地说道:“皇帝二字有什么好处?朕偏要自称总兵官。”
沉吟片刻后,朱厚照又道:“总兵官三字前,再加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便与寻常总兵官不同了。”
江彬见状,只得极口赞成。
随后,朱厚照便将“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十二个字铸成金印,盖在诏敕上,调宣府、大同的戍兵,亲自前往应州御寇。
小王子听说明朝皇帝御驾亲征,心中不禁有些畏惧。
明军抵达应州后,小王子便引军退去。
朱厚照见状,率军穷追不舍,与鞑靼军的后卫部队相遇,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
这场战役,明军仅斩敌十六颗,士卒却死伤数百人。
幸亏鞑靼军无意恋战,抵挡一阵后便迅远逃,朱厚照才得以奏凯班师。
回到宣府后,朱厚照大肆宣扬自己的“战功”
,将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吹嘘成一场大胜仗,朝中大臣们虽心知肚明,却也只能极力颂扬。
此后,朱厚照又顺道前往大同游幸,京中大臣们屡派使者前往塞外,力请他回朝,可他全然不理,依旧在边疆地区肆意游荡。
在大同游荡了数日,朱厚照觉得并无新意,便与江彬商议返回宣府。
回到镇国府后,朱厚照愈肆无忌惮,常常独自出游,连江彬也不带着。
一日,他信步来到宣府街市,行至一家酒肆门前,见一年轻女郎淡装浅抹,艳丽无双,顿时目眩神迷。
朱厚照走入酒肆,借饮酒为名,与女子调情。
女子只当他是普通顾客,入内备好酒肴,端上桌时说道:“男女授受不亲,请客官尊重一些。”
朱厚照见她措词文雅,举止大方,更加爱慕,便问道:“酒肆中只你一人吗?”
女子答道:“还有兄长一人,今日到乡下去了。”
在朱厚照的再三追问下,女子才含羞答道:“奴家姓李,名凤,兄长名龙。”
朱厚照随口赞道:“好一凤姐儿,凤兮凤兮,应配真龙。”
李凤听出他话中有话,并未搭话,转身避入内室。
朱厚照独自饮酒,觉得无趣,便敲击桌面。
李凤闻声走出,询问他有何吩咐。
朱厚照道:“我独饮无伴,特请你出来共同一醉。”
李凤微嗔道:“客官此言甚是无礼,奴家不是青楼妓女,休要错视!”
说罢,便要转身回内室。
朱厚照见状,起身追上前去,伸手扯住她的衣袖。
李凤又惊又恼,奋力挣脱,却哪里敌得过朱厚照的力气。
朱厚照不由分说,将她扯入内室,捂住她的嘴道:“你不要惊慌,从了我,保你富贵。”
李凤不肯屈服,好不容易扳开朱厚照的手,喘着气问道:“你是什么人,胆敢如此放肆!”
朱厚照反问道:“当今世上,何人最尊?”
李凤道:“自然是皇帝最尊。”
朱厚照道:“我便是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