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上,里面的胭脂水粉撒了一地。
萧昭业听见声响,勒住马转头看过来,不仅没安抚,反而拍着大腿笑:“抢得好!
把她的簪也抢了!”
几个内侍立刻围上去,小宫女吓得哭了起来,死死护着头上的银簪。
萧昭业却不管这些,嘴里叽里呱啦喊着没人听得懂的胡语,驾着马又往前冲,那笑声粗野又张扬,震得宫道旁槐树上的露珠“簌簌”
往下掉,砸在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掌管宫廷礼仪的太常卿柳世隆正好路过,见了这荒唐景象,气得脸色青,手里的朝笏都攥得变了形。
他可是三朝老臣,一辈子讲究“礼义廉耻”
,哪见过帝王如此不顾体面?柳世隆当下就转身往含章殿走,要入宫劝谏。
可刚到殿门口,就被两个膀大腰圆的侍卫拦了下来。
“柳大人,陛下有旨,今日谁也不见。”
侍卫面无表情地说。
柳世隆急得直跺脚:“陛下如此放纵,岂不误了国事?你们让开,我要见陛下!”
可任凭他怎么争执,侍卫就是不让步,还冷笑着说:“大人还是回去吧,陛下正玩得高兴,您这时候去扫了陛下的兴,仔细吃不了兜着走。”
柳世隆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最后只能对着殿门深深一揖,叹着气离开了。
他知道,这荒唐的帝王,是再也劝不回来了。
若是说穿胡服、扮劫匪只是“小打小闹”
,那萧昭业的斗鸡癖好,才算真正把“荒唐”
二字刻进了朝堂。
这天,萧昭业在后宫和嫔妃们喝酒,一个内侍凑上来讨好:“陛下,奴才听说都城郊外有个姓王的农户,养了只‘铁冠鸡’,那鸡通体乌黑,鸡冠硬得像铁,斗遍建康城的斗鸡场,从没输过!”
萧昭业一听,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酒杯“啪”
地放在桌上:“哦?还有这般厉害的鸡?快,给朕去把它买回来!”
当即就有侍从领了旨,带着百两黄金直奔郊外。
那姓王的农户本是靠养鸡补贴家用,这“铁冠鸡”
是他养了三年的心头肉,哪舍得卖?可侍从掏出皇帝的手谕,脸一沉:“陛下要的东西,你也敢不给?若不肯献鸡,就按抗旨论处,抄没全家!”
农户吓得脸都白了,他就是个普通百姓,哪敢跟皇帝作对?当晚就用竹笼把“铁冠鸡”
装好,连夜送到了宫里。
萧昭业见了那鸡,欢喜得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孩子,亲自上手摸了摸鸡的羽毛,又捏了捏那硬邦邦的鸡冠,笑得合不拢嘴:“好鸡!
真是好鸡!”
他立刻让人给“铁冠鸡”
打造了一个金丝笼,还亲自给鸡套上用金丝编织的鸡冠,赐名“冠军将军”
。
要知道,“冠军将军”
可是正三品的武官官职,多少将士在战场上拼杀一辈子都得不到,如今却成了一只鸡的名号。
萧昭业还觉得不够,又下旨修建了一座“斗鸡殿”
,殿里铺着柔软的锦缎,摆着上好的粟米和肉干,专门供“冠军将军”
居住。
为了让“冠军将军”
有对手,萧昭业更是荒唐到下旨让满朝文武都养斗鸡,每月初一、十五入宫比斗。
大臣们哪敢违抗?不管会不会养鸡,都得花钱从市面上买鸡,天天琢磨着怎么把鸡养得强壮。
有个御史大夫周确,是个文官,一辈子只会舞文弄墨,哪懂养鸡?他买的鸡瘦得像根柴,第一次入宫比斗,刚一上场就被“冠军将军”
啄得落荒而逃。
萧昭业见了,当场就了火,指着周确的鼻子骂:“你连只鸡都养不好,还当什么御史大夫?”
当即命人把周确拉到殿外,罚他对着“冠军将军”
的金丝笼磕头认错,磕到“冠军将军”
不叫了为止。
周确是个文人,哪受过这种屈辱?可在皇帝的威压下,只能硬着头皮,对着一只鸡一下下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
这荒唐事传开后,建康城的斗鸡价格一夜飞涨。
原本一只普通的斗鸡只要几百钱,可自从皇帝喜欢上斗鸡,一只稍微好点的鸡就能卖到几十两银子,顶尖的斗鸡更是能卖到上百两,这可是寻常百姓十年的花销!
街头巷尾的茶馆、酒肆里,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