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在宫中四处查看,最后说:“京师西北隅地势过低,阴气太重,若能培土增高,定能多得皇子。”
徽宗立刻命人调运土石,在西北隅堆起一座高约数仞的土山,取名“凤阜”
。
说来也巧,没过多久,后宫的几位嫔御便相继生下皇子,皇后也生了一子一女。
徽宗更是觉得道教有灵,对道士们的信任又深了几分。
蔡京见徽宗沉迷道教,便趁机献媚,暗中指使童贯、杨戬、贾详、何沂、蓝从熙五位大臣上奏,说:“修建宫室与敬奉神仙本是一体,只有大兴土木,建造宏伟的宫苑,才能彰显陛下对神仙的诚意。”
徽宗本就喜欢奢华,一听这话,立刻下旨改筑延福宫,命童贯等五人分别负责督造,还特意嘱咐:“不必省钱,只管把宫苑建得华丽些,越气派越好。”
五位大臣为了讨好徽宗,各显神通,互相攀比,都想把自己负责的区域建得最精美。
童贯擅长搜罗奇珍,便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里建了一座“鹤庄”
,养了上百只白鹤,还造了一座“鹿岩”
,让鹿群在岩石间穿梭;杨戬喜欢水景,便凿池为海,引汴河之水入池,还在池中建造了一座“蓬莱岛”
,岛上修了亭台楼阁,远远望去,竟如仙境一般;贾详、何沂、蓝从熙则在各自的区域里种植奇花异草,布置怪石幽岩,还建造了无数殿阁亭台,连绵不绝。
为了建造延福宫,工匠们日夜劳作,所用的木材、石料都是从江南运来的上等材料,装饰用的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
宫苑建成后,徽宗又下令将“花石纲”
采办的奇珍异宝全部搬入宫中,太湖石叠成的假山高达数十丈,山茶、杜鹃开得层层叠叠,孔雀、翡翠等珍禽被养在特制的栅栏里,还有无数用象牙、犀角雕刻的摆件,摆放在殿阁之中。
人站在宫苑里,只觉得满眼都是奢华,仿佛置身仙宫,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徽宗亲自为延福宫撰写了《延福宫记》,刻在石碑上,立在宫门前,还时常带着妃嫔、大臣在宫苑里游玩。
他最喜欢在月光下泛舟池上,看着水中的倒影,听着白鹤的鸣叫,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长生大帝君”
,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可徽宗还不满足,延福宫建成后不久,他又下令在宫外建造“村居野店”
“酒肆歌楼”
,模仿民间的市井景象。
每年冬至过后,便开放宫苑,允许百姓入内游玩,白天悬挂彩绸,晚上燃放花灯,从东华门以北,整夜都不宵禁。
他还让百姓把店铺迁到宫苑附近的街道上,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酒肆里的歌声、店铺里的吆喝声不绝于耳,一派热闹景象。
这种“与民同乐”
的场面,一直要持续到上元节过后才结束。
后来,徽宗又觉得延福宫不够大,便跨着旧城修筑新的宫室,布置与延福宫的五位区域相同,称为“延福第六位”
。
他还在城外开凿护城河,修建了两座桥,桥下用石头加固,能通行船只,桥上的人看不到桥下的踪迹,取名“景龙江”
。
景龙江两岸种满了奇花珍木,两岸的殿宇相对而立,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如一条彩色的绸带环绕着汴京。
徽宗每天处理完政务,便会前往延福宫或景龙江游玩,时而在殿内挥毫泼墨,写下瘦金体的诗词;时而在江边垂钓,享受片刻的宁静;时而与林灵素等人谈论“修仙之道”
,畅想飞升成仙的日子。
他沉浸在这虚假的繁华与仙梦里,全然不知北方的金国已在悄然崛起,国内的百姓因“花石纲”
和繁重的赋税早已怨声载道,大宋的江山,正像一座被白蚁蛀空的大厦,随时可能崩塌。
而那些围绕在徽宗身边的奸佞之徒,蔡京、童贯、林灵素等人,依旧在争权夺利、搜刮民财,他们看着徽宗沉迷享乐,心中暗自窃喜。
只要皇帝无心朝政,他们便能永远把持大权,至于大宋的未来,谁又会真正在乎呢?
